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2020-05-26 01:51:05冷莉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冷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浅要阐述了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分析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分别从围绕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核心素养等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也为此做出了相應的努力,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希望可以为其他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一、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概述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历史学习环节中形成的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说历史知识、情感、家国情怀、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等等。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认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通过分析和总结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历史是动态变化的,若想展示人与事件的发生过程,需要创建一个时间框架,并将其当作载体,先了解什么是时空观念,再感知历史文化。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时空概念属于最基本的元素,学生借助时空概念,能够把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古代和现代的融合,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历史并认识历史。

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一些年长的历史教师在思想的转化方面的速度比较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效率不理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历史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趣味性不高,仍有大一些历史教师沿用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座位上机械地听教师讲解,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影响着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严重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在课堂评价方面,主要采取教师评价的方法,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围绕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的作用,会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中的历史教师会将高考的考点作为历史教学的目标,过度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核心素养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在2014年核心素养在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任务意见中首次提出,在2016年,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式进入中小学,到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需要在历史教学的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历史素养,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孔子将朝闻道,夕可死矣当作一生的宗旨,但是他的一生并未得志,用一生的时间培养宏道与志道的君子和志士,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着重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等等,实现学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1]。

(二)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不足,革新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需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新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点燃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教学高一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加强组员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人文追求,在探究期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围绕着教学的主题,为小组安排讨论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历史,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内化[2]。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把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营造历史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强化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比方说在教学抗日战争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为学生播放有关的视频和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抗日战争的残酷,意识到抗日的艰辛,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意义重大。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通常会以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令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提升。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历史教师应优化课程评价的体系,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丰富评价的内容,关注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采取多种办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展开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完善评价体系的环节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丰富课堂教学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历史知识,把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比方说在教学斯大林模式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事件,把斯大林模式当作中心,分散成背景、标志、认识、功绩和弊端等诸多角度,令学生可以在看到思维导图时便可以建构起相应的课程内容,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及时转变教学的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牛菊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95.

[2]王珩.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对策探析[J].才智,2019(30):73.

[3]汪生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7.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