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爽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3)
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境内,为永宁河干流“一库五级”开发方案中的第四个梯级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水库正常蓄水位2127.00m,相应库容8.5万m3,闸(坝)顶长47m,最大闸高23.70m,电站装机容量4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568万kW·h,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该电站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明渠、引水隧洞、调压井及压力管道等组成。进水口后接162.5m引水明渠,明渠后接压引水隧洞,全长7969.5m,纵比降为0.243%,横断面为1/3圆拱直墙形,采用喷射砼和现浇钢筋砼衬砌。
对电站过水系统进行试验性充放水,从充水、放空并完成检查,历时15天,对所有设施进行了细致检查,对发现的缺陷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安排处理。6个月后再次对引水系统进行复查,首次放空检查后的缺陷处理均已按要求完成,但复查时发现引水隧洞k2+800—806隧洞垮塌。
(一)首次放空检查发现存在的缺陷
本次为引水系统首次充放水后的检查,在引水系统检查过程中,发现引水系统出现如下质量缺陷,主要为表现为裂缝、伸缩缝及灌浆孔渗水。
表1 引水系统砼质量缺陷联合检查情况汇总表
(二)缺陷原因分析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密实等原因形成渗水通道,引水隧洞的渗漏可能为地下水渗漏。引水隧洞伸缩缝 (变形缝) 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伸缩缝内的止水带受损,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止水效果。
(三)复查时引水隧洞垮塌情况
6个月后对放空检查后的缺陷处理进行重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引水隧洞k2+800—806隧洞垮塌,塌腔宽7米,高7米。塌渣体均高3米,宽3.4米,长18米,估计总塌渣量193m3。
(四)引水隧洞垮塌原因分析
垮塌区岩性为中厚层砂岩、砂质泥岩夹泥质夹层,岩层走向与洞向大角度相交,岩层倾角约65°,理论上岩层走向对隧洞顶拱稳定有利。局部发育缓倾的节理,倾向上游,倾角35°左右。砂岩岩石坚硬,砂质泥岩岩石较软,有软化现象。泥质夹层厚5-10cm,呈硬塑状,遇水易软化。上游见3-5cm的泥质夹层,呈软塑状。分析垮塌原因是在地下水、隧洞渗水的作用下,砂质泥岩、泥岩夹层软化,层间摩擦系数急剧降低,特别是泥化夹层,造成拱顶围岩失稳垮塌。
(一)首次放空检查缺陷处理方案
1.检修门周围充水过程中渗水,采用化学灌浆止水。
2.渗水裂缝,渗水量较小的采用化学灌浆止水;渗水量较大的采用化学灌浆+止回阀处理。
3.不渗水裂缝,采用人工刻槽后微膨胀水泥砂浆修补。
4.集中渗水点,采用加设止回阀处理。
5.底板裂缝,采用化学灌浆+止回阀+人工刻槽后修补,综合处理。
(二)复查时引水隧洞垮塌处理方案
由于凌空面较高,为保证抢险安全,采用了先浇筑拱圈,再清理塌方体的措施,具体措施为:先将塌方石渣清理至起拱线位置,然后安装∮22钢拱架,在拱架上反扣钢模板,在钢模板上布设双层∮16@150钢筋,浇筑500mm厚c30砼,最后才清除蹋渣。钢模板不拆除,与钢拱架、钢筋混凝土共同承受上部荷载。
(一)本次隧洞放空检查出现的衬砌洞段部分伸缩缝渗水,对应部位的开挖断面及支护资料完整,主要是在浇筑程中中止水橡胶变形,造成伸缩缝漏水。
(二)一、二期混凝土浇筑时冷缝处理不当,出现渗水点。
(三)对外水压力较大的部位增设止回阀,能有效地解决外水压力对隧洞的影响。
(四)放空检查前,参建各方应充分预见充水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人员安排需更到位、材料准备要更得力,尽可能地缩短检查和处理时间。
总之,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需加强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程序管控,更加注重细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建议在停机检修阶段,定期观察分析其变化趋势,随时掌握渗漏状态,一旦出现不利情况,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防止压力水流和地下水渗流对其产生渗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