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方位名词空间隐喻义探析

2020-05-13 15:36:41周倩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6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引申义

摘  要:英汉方位名词的空间隐喻义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两者都能从空间领域映射到时间、数量、情感态度领域上;差异性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故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空间隐喻;基本义;引申义;英汉对比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人们可以通过隐喻来感知、认识世界。将具体可观的空间概念映射到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概念上,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更好、更加具体的描述不够直观的事物。按照始源域的不同,认知语言学家们将隐喻分为空间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大类,而空间隐喻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以“上(up)”为例,详细阐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空间隐喻的现象,并揭示两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二、“上(up)”的基本义

由于人类最早通过对空间的直接体验来认识世界,因此空间概念往往作为方位名词的基本义。“上”是描述物体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相对应的英文是“up”。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上”的释义是位置在高处的,如“上方”、“上端”、“上游”。如:寺上方兜率台,台东有石坛,中有泉,昔普明禪师将锡杖队开,名锡杖泉。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对“up”的释义则为“towards the sky or a higher position”,如jump up(向上跳)、hoist up(抬了起来)、The curtain went up.(帘子升了起来)

三、英汉的一致性

基于对空间方位的认知,人们逐渐将方位名词映射到时间顺序、数量、情感态度的领域中。

(一)时间领域

认知语言学家们发现,人类对于时间的概念形成晚于对空间概念的形成。这是由于空间概念比较具体,而时间概念较为抽象。时间概念的建立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即人们首先对客观世界有了空间上的直接体验,再逐渐将具体的空间概念映射到抽象的时间领域。在汉语中,“上”映射为过去的时间,如“上半场”、“上辈子”。如:

(1)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曹雪芹《红楼梦》)

这里的“上次”表示的是时间在前的,与过去的时间相联系。

在英语中,“up”往往也是映射过去的。

(2)“This custom can be traced up to 1200AD.(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12年。)”这里的“up”便是对过去的时间的一种映射。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上/up”映射过去的时间这一点上,英汉具有一致性。

(二)数量领域

方位名词喻指数量的多少,这一点不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具有一致性。“上”喻指数量增多,如“上涨”、“上调”。如:

(1)物价指数上浮一个百分点。

该句中的“上浮”指的是物价指数升高,数字增大。

在英语中,“up”也喻指增长、增多,如“go up”、”speed up”。

(2)Capacity will be upped by 70 per cent next year.(明年产能将增加70%。)从以上例句中不难看出,“上”和“up”都喻指数量增加。在这一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亦具有一致性。

(三)情感领域

人类是一种情感动物,高兴时昂首挺胸,沮丧时垂头丧气。基于直接的身体体验,人们往往将积极正面的状态与空间位置处于上方相联系。因此,“上”喻指情绪高涨,“up”喻指积极的、正面的情绪。如:

(1)下一个是汤古岱,只听他说道:“喜上眉梢——。”九姨太听了,马上叫好。

这里的“喜上眉梢”便是经典的代表。从“喜”字不难推断,“上”在这里与积极的情感相联系。在英语中,“up”同样喻指正向的情绪。

(2)I dont think anythings going to cheer me up.(我认为没有一件事能使我振作起来。)其中,“cheer up”是一个名词词组,意思是使某人振作起来。“振作”是一种正面的状态,因此,“up”在该句中隐喻正面的状态。综上所述,在映射情感领域方面,英汉两种语言是一致的。

四、英汉的差异性

(一)时间领域

前文我们提到,“上/up”都能喻指过去的时间。但与此不同的是,在英语中“up”不仅能喻指过去的时间,还能喻指现在(或未来)的时间以及完结的一种状态,这是与汉语有明显差异的。如:

(1)Up to now,I have finished one-third of the work.(截至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的三分之一。)从“now(现在)这个词不难推出,”此句中的“up”映射的是现在的时间。

(2)His contrast was up in three weeks.(他的合同三个星期后到期。)该句中的“up”表示的便是“到期、完结”的意思。

而在汉语中,“上”隐喻过去的时间,而没有表示现在的时间或完结的一种状态。这可能是由于西方信仰基督教,将上帝看作高高在上的神明,赋予“up”以积极向上的意义,重视未来的事物。因此,“up”不仅能喻指过去,还能喻指未来。

(二)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即在社会领域的空间位置。由“上”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级、上司、上谕、上等兵”等与社会地位较高的词汇。因此在汉语中“上”与社会地位高相联系。但在英文中,虽然“up”也有与社会地位较高的相关表达,如“the upper class”,但远远不及汉语语义丰富、表达多样。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人们对尊卑的理解体会较为深刻。而西方远远没有古代中国尊卑制度对人民的影响来得深刻,相较于东方,西方人更崇尚自由平等。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方位名词的空间隐喻上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这是由于人类在生命初期对于空间方位在感官上都有相似且直接的身体体验,造成了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次,两种语言又具有各自的差异性,例如在英语中,“up”可以喻指将来的时间范畴,而汉语中往往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这又是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本文对方位名词的空间隐喻的浅析,有利于语言学习者进一步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胡德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3

[2]  朱莉华.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深”的多义性考察,[J]湖南社会科学,2016

[3]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作者简介:周倩若,1999年12月出生,女,浙江省,学生,本科在读,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引申义
Dog-tired·“累成狗”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耐”字原是剃胡须
科教新报(2019年23期)2019-09-10 07:22:44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欢迎”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58期)2016-08-23 21:53:58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
“火”之隐喻英汉对比的语料库研究的目标、方法及途径
英汉动词“名词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