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精髓: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

2020-05-02 02:10:22□佚
老年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收藏家藏家名家

□佚 名

在西方,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始,上至君主教皇,下至文人艺术家,纷纷热衷于收藏艺术品。他们爱好风雅,通常在自家的别墅、庭院中修缮一处小室,专用来保护自己的藏品。这种储存方式在私人收藏家中得到了普及,他们也买入建筑或设立私人博物馆以展示其独家收藏。随着整个社会对艺术品需求的增加,大多数藏家愿将藏品对外开放展示,使其从私人领域亮相至公共领域,不再紧闭于幽冷寂静的长廊。

中国古代,爱好收藏的君臣皆有。南唐后主李煜好收藏前代法书名画;宋徽宗赵佶更是广收历代文物、书画、青铜器等,并编录成书。历代帝王之中,首富藏家应属清代乾隆帝,他的藏品在1万件以上,书画占了近半,海外奇珍更是数不胜数。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官绅们的藏品是不愿分享的,收集来的宝贝或是用来进献以加官晋爵,或是把玩观赏满足个人趣味。他们的偏好,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物质文化的前沿水平。现今,中国一些现当代私人收藏家同样会举办艺术展来展示自己的藏品,如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于2015年创办的龙美术馆,藏品涵盖中国古代一直到当代的艺术作品,其中以紫檀龙椅、《宋徽宗花鸟册页》尤为著名。诸如此类的私人收藏艺术馆,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个人特色与风格。

艺术收藏的形式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更多作品向公共领域流入的趋势。受众虽更趋向于认可公立博物馆,但同时不能否认私人藏家对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推动作用,他们亦为艺术品的存世与保留作出了贡献。从资本市场的规律来看,现当代私人收藏更倾向于成为一种投资手段,大多数人的出发点是投资保值。

与市场经济杠杆一样,艺术品的价格也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譬如在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2000—2015年间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并且该阶段近现代书画的投资回报较高,尤其是出自名家的中低价位作品,当代书画紧跟其后。在这些作品中,名家作品是最为抢手的,它们的流动性强,认可度高,有极强的“品牌效应”,但往往市场存量小,也最难以甄别真伪,增加了收藏难度。而高端艺术品的收藏,一般都有固有的收藏圈子,它的准入门槛较高,不单单要求经济实力,作品的拍卖、流通更像是借晚宴的形式来沟通、品鉴、交流,而不只是单调乏味的市场交易。

《丰收图》 钱松

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在追随名家的热潮下降后,热点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转变,优质“潜力股”被挖掘出来后身价会一路涨红。因此,许多人都戏称艺术品投资的大获成功更多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事实上,艺术品的普世价值并非只有投资收益,其本身的意义在世人眼中并未淡去,不论是“好看”“精美”,还是“昂贵”,相较于表面的粗略印象,更多的是通过参与观展来吸纳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艺术素养。

猜你喜欢
收藏家藏家名家
说谎的收藏家
名家
散文诗(2022年19期)2022-11-03 02:24:00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1年12期)2021-09-03 20:50:44
名家
散文诗(2021年11期)2021-06-25 06:59:58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0年8期)2020-12-01 06:49:42
收藏家星星狐
快乐语文(2019年15期)2019-08-27 01:14:18
名家之约
绿洲(2019年3期)2019-07-29 11:49:26
名家之约
绿洲(2019年1期)2019-02-22 05:49:28
小小收藏家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6
I am a Dream Collector我是一个梦想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