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

2020-04-24 14:48:39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海门友人赏析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①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③ 的人生态度。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      的愁情。

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五)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唐〕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9.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来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10.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六)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1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時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夜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13.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1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八)赠苏绾书记①

〔唐〕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

【注释】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5.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6.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7.杜甫《月夜》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本期中缝)

猜你喜欢
海门友人赏析
致友人(组诗)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50
《戏答友人》
中华诗词(2019年8期)2020-01-06 07:40:18
《友人伤足有赠》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6
海门赞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08
海门打开
黄河之声(2017年20期)2017-12-27 15:51:59
早梅(节选)
海门农民为何能够增产又增收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