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灌洗法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1 11:02:14王巧玲张荣伟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结肠镜灌洗消化道

王巧玲,张荣伟(通信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结肠镜检查以肛门作为起始,依次向直肠、结肠进入最后达到回盲部,可对肠腔的水肿和息肉、充血和出血、糜烂和色素沉着等微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肠道准备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效果[1]。口服用药进行肠道准备是临床常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局限性,为达到排泄效果,需要患者大量、快速饮水。但过量饮水会使消化道负担加重,多次排泄易导致患者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针对年老体弱患者,会增加风险[2]。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灌洗法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0~81岁,平均(53.4±2.4)岁。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1~82岁,平均(54.3±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因术前检查、腹泻腹胀等原因需实施结肠镜检查;无严重精神功能障碍;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伴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指导患者口服用药,在3 000 ml温开水内加入205.65 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并在行结肠镜检查前3~5 h内让其多次口服;指导患者多喝水,尽可能多活动,多次上厕所排泄直至清水样便为止。

观察组选择结肠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在行结肠镜检查前1~3 h内准备好结肠灌洗机(日本奥林巴斯,型号OER-AW),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向患者肛内轻纳入一次性结肠灌洗管头端,将结肠灌洗管排污端与下水道连接好,将结肠灌洗管的另一侧与结肠灌洗机连接,由此管向结肠内注入由结肠灌洗机形成的恒温纯水;操作开始将排污管关闭按下润洗键,向结肠内不断注入36~38 ℃的恒温纯水,通过仪器对纯水的各项参数进行观察,即流量、温度和压力等,肠内注水合适时注水停止,保留,医护人员用手对患者的结肠部位进行按摩,通常按摩时间为2~3 min,将排污管打开,排除有污物,当基本排清污物时按下冲洗按钮,用大水流量冲洗肠道,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更多污物排出,当污水变清时,结束排污;终止操作,让患者休息,咨询其感受,并作相应交流;第2次按润洗键,再次将纯水注入患者结肠内,上述洗肠步骤重复3次,直至有清水排出;整个循环流程是润洗、冲洗、保留和排泄,用时为15~20 min,操作期间指导患者取床上卧位,经专用管道将粪液、粪便排至操作间的下水道,无须下床排泄。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1级,无粪液、粪渣残留,肠道清洁,结肠镜检查满意;2级,粪液、粪渣残留少许,肠道比较清洁,未对结肠镜检查产生影响;3级,肠腔内粪液、粪团存留较多,肠道不清洁,结肠镜检查受影响,需重新进行肠道准备[3];清洁率=(1级例数+2级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974,aP<0.05

2.2 两组清洁效果和肠道清洁所用时间比较

对照组清洁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对照组肠道清洁所用时间为(149±31)min,长于观察组的(1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5,P=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974,aP<0.05

3 讨论

肠道准备是肠镜检查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以往临床多选择泻药口服进行,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等,虽然作用机制有一定的差异,但目的都是通过促进消化道蠕动,使消化道脱水,达到肠道清洗、多次排泄的目的[4]。需要注意的是,口服泻药致排泄是对整个消化道进行调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整个消化道进行清洗,而结肠镜检查只是对结肠实施检查。口服泻药需要患者大量饮水、多次走动和多次排泄,使心脏与消化道负担加重,加大对患者体力的消耗,特别是针对伴心脑血管症患者,导致风险增加,若患者未能及时饮水,则易导致身体脱水情况的发生,诱发电解质紊乱[5]。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结肠灌洗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该方法具有安全性较高、效果肯定等优势,且适用于不宜口服泻药、活动不便和年老体弱患者。

结肠灌洗法有较强针对性,在清洗结肠的同时不会干扰其他消化道,使消化道负担减轻,而且指导患者取侧卧位便能将灌洗工作完成,不会对患者体力产生消耗。医护人员全程操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医患间可通过沟通交流,减少意外风险情况的发生,如突发心脑血管病症、晕厥与晕倒等[6]。本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灌洗法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不适感,缩短肠道清洁所用时间,具有效率高、用时短等优势。

综上所述,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结肠灌洗法的应用可提高清洁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肠道清洁所用时间。

猜你喜欢
结肠镜灌洗消化道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猪的消化道营养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