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摘 要】 目的: 研究用药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00例,通过用药干预方式,以实现临床合理用药,观察干预前后药物使用情况与处方合格率。 结果: 实施用药干预前,对照组处方合格26例,合格率52%,实验组处方合格48例,合格率96%,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费用、种类较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用药干预应用,可减少治疗负担,降低辅助用药使用量,保证国家药物使用与抗菌药物科学性等,从而更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用药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23-01
在目前,医疗费用呈持续增长趋势,逐渐成为政府与社会重点研究话题,主要表现为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形势,使药品收入不断上升。导致医院费用增长过快原因具体表现为:非临床治疗必需;未获取权威诊疗指南;临床疗效缺少证据支持等 [1]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实现医疗费用增长有效控制,需要政府部门全面展开处方点评和药品使用监测等,尽量减少药占比,全面提升临床用药水平。本文选取100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100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未实施用药干预,即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53例、4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8.5岁;2018年3月-2019年3月展开用药干预,即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55例、4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收集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药品使用情况,研究用药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按照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制定用药目录,辅助方式掌握用药使用状况。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为重要标准,统计分析国家部分药物使用状况。抗菌药物按照分级划分方式进行研究,例如:抗细菌药与抗真菌药等,但不包含抗结核药和抗病毒药等 [2] 。
1.2.2 干预措施
(1)由药事管理、医务处以及药剂科等,全面监测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评估超常预警和处方、病历等。第一,每月利用简报方式发布用药监测情况,如药品销售量和处方金额、药品使用等。如果药品使用出现异常,需要启动预警,同时展开相应药品与科室调查,若出现不科学用药行为,需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等,以便于制定有效措施 [3] 。第二,以简报方式,每月公示处方结果,如处方合格率与不科学处方医师,结合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录入或教育培训等。(2)在医务处,同样需要利用简报公示,全面呈现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例如: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和处方排序前十名医师。(3)在药剂科进行处方、病历点评时,需要针对各季度门诊和住院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各季度应统计研究药物使用是否科学。若出现不科学用药情况,需要利用《药物通讯》进行公示,及时告知医务处,由其展开相应用药干预 [4] 。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和x 2检验,如果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处方合格率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实施用药干预前,对照组(50例)处方合格26例,合格率52%,实验组(50例)处方合格48例,合格率96%,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物使用状况
如下表1所示,实验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费用、种类较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3 討论
3.1 用药干预减少药费负担
为避免医院出现医疗费用不科学增长,根据国家颁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相关规定,使药品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5] 。在本院实施用药干预后,结合本文研究数据显示,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为(615.1±478.4)元,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意义(P<0.05),可见,用药干预可以降低患者药费负担,使患者积极面对临床治疗,从而促进其病情早日康复。
3.2 用药干预降低辅助用药
目前,医院进行辅助用药使用时,仍然存在过度使用和不科学用药等问题,需要结合当前规章制定,对辅助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要求医师正确掌握用药适应证等。结合当前研究数据显示,辅助用药销售金额已经明显下降,呈辅助用药使用量的有效控制。
3.3 用药干预影响抗菌药物
在进行抗菌药物研究发现,医院普遍会出现不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近几年,通过对抗菌药物全面监测,以实现药物处方与病历点评全面检测,并利用简报方式进行公示,可以保证用药科学性,同时针对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用药建议,确保抗菌药物使用更加科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院实施用药干预后,患者药费负担随之明显降低,不仅降低辅助用药使用,而且还能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具有较高科学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干预属于长期工作,此过程应持续改进,通过创建不断实践和总结方式,保证各科室积极配合,尽早发现不科学用药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利光,施祖东,赵电红, 等.用药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2):1675-1677,1680.
[2] 付晓华.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作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7):123-125.
[3] 胡媛媛.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100-102.
[4] 蒋巧俐,罗国庆.临床药师干预辅助用药使用合理性的效果[J].中国药师,2019,22(5):879-881.
[5] 吴英.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