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2020-03-26 05:43:24
技术与市场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节顶管中继

(周口市市政管理处,河南 周口 466000)

1 顶管法的基本原理

顶管法施工时通过顶进设备的主顶油缸等部件,从起始工作井将顶管掘进机从土层内穿过直至接收工作井,随后依次顶进连接其他管道,并埋设于起始工作井的管线土层内的地下管道施工工艺。相比其他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无需开挖路面,便可穿越公路、地上建筑物及各类地下管网等。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机械化施工技术,顶管施工具有显著的适应性,可根据土层组成、土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顶管设备及施工工艺。

同时,顶管施工还具有连续性及不可逆转性。当一项顶管工程开始施工后,便无法随意暂停,若停工时间过长,将会大大增加顶进失败的几率。在顶进施工中,如果顶管机出现问题,需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处理。

2 工程概况

某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周边地层环境复杂,沿线管道较多,且存在大量障碍物。为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及构造物的影响,决定采用全线钢顶管施工方案,顶管段为J42B井~J45井。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决定采用2根内径3.6 m的钢管,27.1 km为单根总长度,7.2 m为2根管道的间隔距离。据地质勘查结果显示,沿线管道所处地基土主要由黏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等构成,且以水平层理分布,具体分层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地基土分层表

3 施工方案选择

本工程所在管道沿线情况复杂,分布有大量民房、厂房,且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原计划搬迁其中2处顶管井所在位置的民房、厂房,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决定另选其他解决方案,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以下3种施工顶进方案。

3.1 直线顶进方案

实施直线顶管方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与桩基避开,管道覆土厚度为23 m,顶管穿越⑤2-1层黏土层,此土层属于微承压水层,若在此类土层内穿越顶管施工难度较大。加之管道具有较大埋设深度,工作井和接收井顶管施工的开挖深度将超过29 m,且本管道沿线环境复杂,地下管线纵横较差,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深基坑施工风险很大,且成本高。

3.2 斜向对接方案

由J45井和J42B井分别顶出管段之后,便可于地下对接。14 m为斜向对接方案管道覆土厚度,顶管将穿越④层淤泥质黏土层,且在顶管施工中此类土层施工效果最好。相比直线顶进方案,此方案的工作井和接收井顶管施工开挖深度相对较小,仅为20 m,同样深基坑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小,在可控范围之内,且成本较直线顶进方案偏低。然而,该施工方案需加固对接点位置的土体,将大大增加施工范围,并导致造价增高,基于本路段沿线环境复杂,加固困难重重,,因此,在土体加固施工中,此方案难度系数偏高,且成本较高。

3.3 曲线顶进方案

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可由J45井顶进一段直线段之后,可通过曲线顶管的方式和障碍物避开之后,进入J42B井。曲线顶进方案与斜向对接方案的管道覆土厚度相同,均为14 m,且同样由④层淤泥质黏土层顶管穿越,此层土层顶管施工最佳。20 m为顶管施工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开挖深度,其深基坑风险较小,属于可控范围。此外,与斜向对接施工相比,曲线顶管可与障碍物避开,根本不需要加固周围土体,且对附近环境影响不大。

在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施工难度、施工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决定采用第三种施工方案,曲线顶进方案,即大口径长距离的曲线钢顶管施工工艺。

4 市政给排水长距离顶管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4.1 曲率半径和管节长度

因管道沿线地层情况复杂,且存在大量障碍物,为避开管位上的障碍物,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可设880 m为管线曲率半径,170 m为管线弧长。据相关研究表明,中继间布设的间距和允许转角直接决定钢管曲线顶管最小曲率半径,因此,可按下式计算钢管曲线顶管的最小曲率半径。

Rmin≥L/2×sin(k×α/2)

其中,

最小曲率半径可由Rmin表示;

系数可由k表示,一般为1°;

管道中继间的间距可由L表示。

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本工程钢管曲线顶管的中继间的间距8 m,可设40个中继间。由于中继间数量过大,将大幅增加成本,甚至会增加施工难度,若仅仅依靠中继间来完成施工难度很大。为此,本工程决定选择单元管曲线顶进法进行施工,其方法为:针对钢管按一定长度进行分节处理,且采用活络接头作为钢管管节之间的处理,接头处采用专用设计,为形成曲线,接头处应满足偏转角需求。此外,可将若干个纠偏油缸设于管节接头位置,在特殊情况下,适当调整管节的偏转角。施工过程中,可将橡胶圈设于管节之间进行密封处理,该设置主要充当临时止水作用,待完成曲线顶管施工之后,可在管内焊接管节,从而连成一个整体,保证施工正常开展。

确定曲线顶管管节长度时,需考虑很多因素,如管线的弧长、钢板规格等,若管节太短,虽有利于形成曲线,但在顶进施工中极易产生偏差,甚至会大幅增加后期焊接补强的工作量。若管节太长,虽减小了后期焊接工作量,但很难形成曲线,甚至在不均匀顶力作用下,出现管节失稳情况。根据以往施工经验,2 m、2.2 m、2.5 m为常用的钢板规格,为保证施工质量,决定在此基础上确定钢管曲线顶管施工管节的长度。经对比分析,决定以5 m为曲线顶管的管节长度。

4.2 管节接头处理

由于本工程选择薄壁钢管结构,为增强接头位置环向刚度,需将加劲板设于钢管管节接头2端,以此进行接头位置径向变形控制。在不均匀顶力作用下,钢管极易产生变形、失稳问题,可沿整个管道一周在管节接头两端进行加劲圆环设置,并将临时木垫片设于2个圆环之间,厚度为20 mm。

在顶管施工中,可将天然橡胶圈设于管节接头处,起到临时止水作用,避免渗漏。同时,要尽可能减小接头处前后管节之间的空隙,从而达到管节间插入施工要求。根据施工要求,可在12000 kN控制曲线顶管最大允许顶力标准值。待结束顶管施工之后,需及时去除加劲板、加劲圆环,从而达到过水断面的需求。并采用焊缝的方式对2节管节进行连接,且在2级以上控制焊缝质量。

4.3 线型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共选用2根钢管,以直线+曲线的方式进行线型布设,其中曲线段I号管和II号管的各项技术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曲线段I、II号管主要技术指标

此外,在直线段上,可将中继间布设于各条管线内,共2个;曲线段上,无需设置中继间,可将纠偏油缸设于2节管节之间,共3只。

4.4 顶进施工

待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之后,便可按照设计要求,正常顶进施工。开始顶进时,便可开启各项操作工作,如总电源开关、主油泵、渣浆泵等,在此过程需对泥浆输送机和主顶千斤顶的速度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满足顶进施工要求。待其进入平衡状态后,便可开启压浆系统,在整个顶进施工环节,要实时查看掘进机的状态与施工趋势,随时微调千斤顶,避免偏差,做好机头方向控制。

5 结语

伴随城市的不断扩张,地下管网、管线系统也愈加复杂。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了关键。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无需开挖便可穿越地面建筑物、公路、各种地下管线。为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管节顶管中继
深中通道超宽变宽沉管E29完成沉放对接
水道港口(2021年6期)2021-01-25 05:44:16
球墨铸铁顶管喷敷工艺探讨
长距离PCCP顶管的设计和应用
面向5G的缓存辅助多天线中继策略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4:35
声纳法在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中继测控链路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航天器工程(2015年3期)2015-10-28 03:35:28
国内首例深覆土沙漠顶管工程应用青龙管业DN3000mm顶管
中国水利(2015年12期)2015-02-28 15:14:03
Nakagami-m衰落下AF部分中继选择系统性能研究
超大型沉管管节横移施工工艺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首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