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20-03-24 08:52:13韩建霞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韩建霞

【摘要】目的:关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实验室查体等相关检验,判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同时对观察组选择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本文两组患儿进行实验室查体,观察组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确诊率为90.91%,对照组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1例,确诊率为93.94%,P>0.05,两组之间无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7.74%(21/3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2/30),对照组为9.68%(3/31),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通过实验室查体可有效的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治疗时通过序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患儿治疗的整体效果,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并且能够更快的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94-01

临床儿科当中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病症,有研究认为这种病症占每年肺炎发病率的300/0左右,支原体主要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生物,这种病症的发生一般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而导致。有临床研究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存,我8~35天的潜伏期,而且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病情症状也存在轻重不一的情况。肺炎支原体肺炎这种病症一般多发生在5~15周岁群体的儿童当中,在一年中任何一个季节都可能发病,患儿在发病以后会存在有头痛发热的症状,而且有咳嗽伴随有畏惧寒冷的表现,这种病症的发病特点主要是病程相对较短,而且容易复发。最近这几年因为我国的环境污染不断的严重化,所以临床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并发症等表现也在不断的加剧,这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了威胁。本文主要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相关情况,希望能够为临床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例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一致,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调查对象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5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6例,卡方=0.0608,2=0.2448,P=0.8066;观察组患儿年龄最大为14岁,年龄最小为4岁,年龄平均为(8.65±2.16)岁,对照组年龄最大为15岁,年龄最小5岁,年龄平均为(8.45±2.64)岁,0.3368,P=0.7374。两组患儿入院时均存在有咳嗽、發热、头痛等相关的症状,经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检验,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本文所有患儿经过临床证实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标准;②本文所有调查对象均伴随呼吸困难、恶心、咳嗽、头痛、畏寒等相关的症状表现;③所有调查对象年龄均不超过15周岁;④所有研究对象家长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患儿临床资料完整。

1.2.2排除标准

①排除存在器官严重损伤的患儿;②排除合并严重感染的患儿;③排除对本文所应用药物过敏的患儿或不耐受的患儿;④排除因其他因素而导致肺部出现感染的患儿;⑤排除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出研究组,无法完成本文调查的患儿。

1.3方法

1.3.1实验室查体

对所有患儿进行实验室检验,人院以后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选择胶体金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抗体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证明,本文的所有患者均为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而且本文当中存在有86例患儿的白细胞水平超过4.0×109/L,对所有患儿进行X线胸片和CT检验,没有发现肺部有异常状况。

1.3.2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状况进行常规治疗,对本研究两组患者进行退热治疗,选择采用布洛芬颗粒0.5mg/kg,将其加入到温水10ml当中对患者冲服,再隔4—6小时以后可以为患者重复治疗。同时做好对患者的镇咳去痰的治疗工作,根据患者实际症状,酌情为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对照组的患儿选择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选择阿奇霉素粉针剂19mg/(kg.d),每日对患者进行一次静脉滴注,直到患者病情痊愈以后对患者停药。而对于本研究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时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选择阿奇霉素粉针剂10mg/(kg.d),对患者每日进行一次静脉滴注,连续对患者治疗5—7天,在患者症状好转以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剂量为10mg/(kg.d),每日对患者进行一次口服。

1.4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两组患儿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评价本文两组调查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果经过治疗以后,患儿的畏寒、头痛和咳嗽等相关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过X线片检查显示一切恢复正常,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消失,说明临床治疗显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患儿的上述相关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过X线检查患儿肺部阴影得到大面积的减少,而且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有所好转,说明临床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上述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甚至患儿的症状出现恶化,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注: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本文两组调查对象经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

1.5统计学分析

本文通过对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的应用对所有的临床标本、数据、资料等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所有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且以t值检验所有的计量值;同时应用自然数,百分数(n/%)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且以卡方值(X2)對所有的计数值进行检验;文中等级资料均通过Z值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以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验证性分析;组间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说明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两组患儿进行实验室查体,观察组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确诊率为90.91%,对照组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1例,确诊率为93.94%,P>0.05,两组之间无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7.74%(21/31),<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9.68%( 3/31),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恢复情况详见表1所示结果。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比较(d,x±s)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种病症可在任何一个月份发病,但有研究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在秋冬两季最为高发,患儿发病之后,临床存在咳嗽,咳痰表现,同时存在有喘息气促和发热症状。患儿存在一定的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还有一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憋喘和气促,大多数患儿伴随无痰或存在少量痰液,这种病情症状一般持续四周左右,患儿发热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为患儿进行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和干湿啰音。小孩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因为肺炎支原体而导致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的表现,进而使患儿出现多功能的系统衰竭,这种病症在临床表现比较严重。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临床通过相关的查体检验能够有效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根据患儿的病症表现,为患儿选择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升治疗的总体效果。综上所述,临床通过实验室查体可有效的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治疗时通过序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患儿治疗的整体效果,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并且能够更快的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肛周湿疹的治疗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42:16
经腹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宫内异常早期妊娠的对比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37:45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4:32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9:17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80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6:44
慢性湿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1:27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