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
【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使用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每组1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55-02
前言:如今,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生活习惯无规律、无节制,从而大大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本文围绕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对照实验的患者共26例,均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按照每组13例患者的标准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59~83岁之间,平均年龄(71.33±1.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主要围绕生命体征观察、用药、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进行干预,首先,患者初入医院时,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了解患者的病症情况。多数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脑血管疾病的了解较浅,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良好的进行预防,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而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将健康知识教育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始终,让患者真正的了解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影响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处理使用SPSS20.0,(n)作为计数资料的计量方法,生活质量评分(分),(P<0.05)有可比性。
2.1
脑血管疾病多发病于老年群体中,且主要发病于脑部动脉血管中,致病原因不详,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长期抽烟、酗酒等饮食息息相关,且此类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相对较高。如今,对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健康知识教育来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提高警惕性,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据本次实验来看,在护理过程中增加健康知识教育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健康知识教育的效果较好,适宜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