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4 08:52:13张鲁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诊断应用效果

张鲁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详细记录诊断结果。结果:通过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能够在短时间内诊断出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结论:将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应用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用中,能够高效的检测出患者病症的具体情况,对其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53-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实验中,共有29例患者,均为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参与实验前,患者家属已在相关同意书中签字。29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64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73.61±1.28)岁。

1.2方法

对所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实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检查前,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向其讲述相关注意事项,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设定扫描位置、中间距、层厚等相关参数,并确定使用常规MR及DWI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医务人员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在得出检查结果后,需要联合相关专家、主治医生等针对检查结果进行探讨,以此当做治疗的重要依据。

1.3观察指标

将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检测准确率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检查准确率使用(%)表示。

2結果

参与本次实验的29例患者中,其病症征象主要为左侧受累、脑干受累、半卵圆中心受累,分别为9例、5例、6例、9例,准确检出27例,误诊2例,检查准确率(93.11%)。

3讨论

当前,我国正处于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较多,要知道,老年人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且伴随着些许基础病,抵抗能力若,属于易感人群。同时,多数老年人由于多年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尤其是出现突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极有可能会致死或致残。据相关调查表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血栓型和栓塞型,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习惯不良,且长期酗酒、抽烟所导致,以至于患者脑部血管出现堵塞、充血,且血管随时均会有破裂的危险,使患者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患者需要及时到院进行检查并治疗。而针对性治疗的前提必须要提高诊断准确性,将检查数据作为治疗依据。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是如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检查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通过磁感应来调动患者体内水分子作扩散运动,并通过其专业设备记录水分子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设备将其进行成像处理。将其应用到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测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对该技术的应用深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本次实验中,选取了29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在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据实验结果来看,准确检出27例,误诊2例,检查准确率(93.11%),由此可见,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进行诊断,临床应用效果较好,适宜推广。

猜你喜欢
诊断应用效果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1:16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