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微创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心脏微创小切口手术患者中选取31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评定护理效果。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出现高血压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经对症处理好转;护理满意率为93.5%。结论:针对心脏微创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手术;综合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46-01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目前微创手术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普遍,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实践证实,针对该类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工作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預后。基于此,文中选择31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心脏微创小切口手术患者中选取31例,起止时间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位于22-58岁,平均(40.6±5.7)岁。
1.2护理方法
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术后取舒适体位,可将床头抬高30°,交替使用平卧位、侧卧位,预防腹胀、排尿障碍。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定期更换床单被褥,间隔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感染、压疮。(2)呼吸护理。术中操作会压迫肺部,术后留置引流管,均会刺激患者的呼吸系统,出现咳嗽、胸部疼痛。护士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镇痛药物,通过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发生肺不张。(3)循环护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为了改善心功能,可以使用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能降低心脏负荷,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或输注血浆、红细胞,提高机体渗透压,保持排尿通畅。(4)并发症护理。针对出血,应测定患者的凝血指标,少量使用鱼精蛋白、维生素Kl;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防止脱管、堵管。针对高血压,多是回心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反射引起的,应合理控制输液量,少量使用硝普钠,动态监测血压水平的变化。
1.3观察指标
(1)观察手术结果,记录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常见如感染、出血、高血压等。(2)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估项目包括:①服务态度,②专业技能,③病房管理,共计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2.1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
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住院时间平均为(8.4±1.7)d。在术后并发症上,出现高血压1例、出血1例,共计发生率为6.5%,经对症处理好转。
2.2护理满意度
3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7例(54.8%)、基本满意12例(38.7%)、不满意2例(6.5%),共计满意率为93.5%。
在心脏疾病患者中,行微创小切口手术,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因此在心脏外科中应用广泛。然而,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应激源,患者对疾病和手术了解不多,容易出现负性心理,继而影响手术操作和护理工作。
文中以31例患者为对象,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6.5%,护理满意率为93.5%,和李劲松的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可知,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以微创手术为核心,从基础、呼吸、循环、并发症等方面人手。通过护理操作,可以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机体循环代谢功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为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针对心脏微创小切口手术,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