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国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逐步进入大面积养护时代,沥青路面回收用迫在眉睫,乳化沥青冷再生作为沥青路面回收利用方案之一,不仅可以降低修路的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消除“黑色污染”,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宁夏京藏改扩建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工程为依托,根据宁夏交通环境和气候特点,通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性能研究,为宁夏地区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的应用提供基础。
结合京藏改扩建实际项目情况,所需材料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材料来源
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对回收沥青旧料RAP(0~5)mm、RAP(5~10)mm、RAP(10~30)mm、碎石(15~25)mm及矿粉进行筛分,其中RAP筛分为干筛法试验,其各项检测结果见表2。
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确定RAP 含水率,试样烘干温度按照45 ℃,其各试验结果见表3。
表2 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
表3 RAP含水率试验结果
本研究对再生用集料碎石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集料验结果
根据宁夏气候特点,结合京藏改扩建对于再生沥青路面性能要求,采用现场定制化生产乳化沥青,其各项检测结果见表5。
表5 橡胶沥青检测结果
按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对乳化沥青冷再生用水泥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水泥验结果
结合回收料、矿粉的筛分结果,按照《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采用粗粒式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确定再生混合料各档矿料比例,根据本项目工程情况,选定级配进行相关试验研究,见表7、表8所示。
表7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
备注:水泥不计入矿料级配,外掺1.5%水泥质量与矿料混合料干质量比。
表8 再生混合料合成级配
图1 再生混合料级配合成图
为接近工程实际,本研究采用击实试验,分3层,每层击实98次,固定乳化沥青的外掺量为3.5%,水泥外掺1.5%,外加预拌水量分别为矿料混合料干质量2.0%、2.5%、3.0%、3.5%、4.0%,试验结果见表9,干密度与总含水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2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率为4.3%。
表9 不同外加预拌水量下的干密度、总含水率
图2 干密度和含水率关系图
本研究通过马歇尔试验、劈裂试验、孔隙率与乳化沥青掺量的关系综合确定乳化沥青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见表10和图3、图4、图5所示。
表10 不同乳化沥青用量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图3 毛体积相对密度与乳化沥青用量关系图
图4 毛孔隙率与乳化沥青用量关系图
图5 马歇尔稳定度与乳化沥青用量关系图
按照孔隙率要求7%~12%范围要求,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确定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3.6%。
根据以上设计结果,按照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3.6%,外加预拌水量2.6%,外掺水泥用量1.5%的配合比成型马歇尔试件,对混合料孔隙率、劈裂强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动稳定度等路用性能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见表11所示。
表11 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
按照以上混合料进行拌和,现场进行施工,施工完后对压实度进行检测,指标满足要求。压实度随机取样结构为91.8%、90.6%、92.8%(要求≥90%)。
图6 冷再生碾压有序 图7 标冷再生芯样切割
通过研究,采用乳化沥青再生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通过将废旧沥青路面用于路面施工,可以有效消除“黑色污染”,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成京藏改扩建实体路面再生工程,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原材料、级配选取、混合料设计、性能验证及现场铺装性能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配合比设计及相关路用性能研究,表明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及低温性能等均满足要求。此外,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消除“黑色污染”,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2)通过研究给出了乳化沥青再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检验过程,明确了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检验控制要点,为宁夏地区乳化沥青再生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及实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