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体素质提升优化高职体育教学的探索

2020-02-26 15:41:19苏志亮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高职体育

苏志亮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121)

针对高职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说,体育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然而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学生的身体数字过低,针对这种情况,高职体育教师应该主动探索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分析

1.1 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身高、体重方面,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肥胖症状愈加明显,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体重偏高的情况。而科学的锻炼既具有减肥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职生健康成长。

1.2 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有效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长期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例如篮球训练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处于思维敏捷的状态。再者,团体类的体育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而使高职生更快适应当下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1.3 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育教学对提升高职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则是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优化分析,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的体育活动。对于女生而言,可以是健美操、乒乓球等,锻炼学生的柔韧度、灵活性等;对于男生而言,可以是篮球、足球和田径等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特长,将“终身体育价值观”渗透到课堂上,制定科学的运动时间,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2 高职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优化策略

2.1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要想提升高职学生的身体数字,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认识到体育这门学科在日常生活或者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体育课堂上开设不同的体育项目,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为全面了解体育知识,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一项或者是多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坚持长期锻炼。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选择学生喜欢的运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全面阐述这项体育运动的演变历程,让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人们为何如此热衷于锻炼。只有当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了正确的运动理念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观念,心理上认同运动对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例如某高职院校组织篮球比赛,采用淘汰制形式,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比赛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学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战术上的调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是篮球技能的传播者,学生才是实践者,所以一定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当学生掌握篮球技能的时候,也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从最终的教学效果来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应高职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而且篮球比赛也符合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有助于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2.2 完善体育教学环境

快乐体育教育氛围从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出发点,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快乐的体育氛围下,教师遵循互动性的原则,保证每位学生在其中都能获得快乐体验,教师也要给出正确评价,始终要求学生怀有“童心”。教师采用游戏法、竞赛法等形式调节课堂氛围,而且在阐述活动规则的时候,让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影响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运动情境,例如在“前滚翻”的理论教学中,借助软件在屏幕上播放视频,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暂停、慢放,细致的讲解中让学生掌握关键的技术要领。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还能让他们掌握到关键的动作要领,符合快乐理念的践行需求。另一方面,教师构建生活化的运动氛围,例如在冬天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丢沙包”的活动,有的学生会利用大米制作沙包;有的学生会利用玉米制作沙包,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3 优化体育教学手段

基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背景下,教师开展体育比赛,这是实现“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比赛”是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的主要途径之一,发掘学生的潜力,达到创新的目的,并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高职学生养成不断拼搏、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例如在200米短跑比赛中,为了保证学生获得满意的成绩,教师开展长期训练活动,但是长时间枯燥且乏味的训练模式,部分学生因为“累”,产生了想要放弃的想法。对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分组训练的形式,而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到训练中,基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比赛结束后,让跑得最快的学生主动分享经验,其余学生归纳和总结,逐渐认识到在200米短跑中要想获得好成绩,最后100米冲刺的时候,应该用鼻子呼吸,手臂加大摆动幅度,这些都是获胜的小技巧。

2.4 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

教师要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如舞蹈、艺术操或者是武术活动,这样既能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文化氛围的创建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整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组织一些形式多元的体育活动,引导众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就以“花样跳绳”为例,既具有健身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逐渐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而跳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前做好调查工作,收集和整理这项体育项目的背景,引导学生分析跳绳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学校也可以组织“体育文化节”,将运动、健康作为活动主题,设置跳绳表演活动,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学校还可以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方便家长、其他学校的教师观看,让更多的人充分感受到体育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3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从环境、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分析,这是改革教学的关键。再者,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主动拓宽体育活动的范围,创建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高职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