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洋
【摘要】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关注度的逐渐提升,早期阅读作为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幼儿的天性决定了其对绘本更容易产生兴趣,并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幼儿主动参与和积极表达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将会随之提升,这也是在主题活动下的绘本阅读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可行性体现。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运用主题活动下的绘本阅读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主题活动;绘本阅读;幼儿语言能力;环境创设
一、把握规律,从幼儿出发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而要在这一阶段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把握幼儿的语言能力与心理发展规律,明确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小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教师应认识到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水平的不足。小班幼兒在绘本阅读中需要依靠图画和教师的讲解引导,通常他们更偏爱绘本中的画面及形象,如夸张的表情以及逼真的形象,小班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有限,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上。因此,教师应注重选用图画颜色鲜艳、文字较少、理解难度较低的绘本,以鼓励小班幼儿开口表达。例如,在带领小班幼儿阅读《好饿的小蛇》时,这是一篇构思相当奇特的低幼绘本。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那条见什么都要咬一口的好饿的小蛇,像不像我们可爱的小宝宝?”绘本的内容和画面简单有趣,语言也简洁口语化,适合小班幼儿阅读。
在“我爱我家”主题中,教师结合的绘本都是适合小班、内容简单、幼儿感兴趣的绘本,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通过这些绘本让幼儿有所得。例如,在第二个二级主题“我是家中小主人”中,教师结合绘本阅读《小老鼠鲁宾去做客》以及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做客的基本礼仪、礼貌,做到不随便拿他人的玩具。通过自制糖果、点心等活动,幼儿体验礼貌热情地接待客人,会说礼貌用语,知道到别人家做客不哭闹、不乱翻别人的物品。第三个二级主题“你的家,我的家”中,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你的家,我的家》,让幼儿理解动物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使幼儿知道有了家人才会更加快乐幸福,教育幼儿认识并保护好自己的家。同时,教师还开展了问卷调查、亲子绘画手工等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究家中都有哪些房间以及这些房间的作用。
通过引导与培养,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能基本理解故事内容,但仍缺乏对故事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选择有一定故事情节、能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有意境的绘本让中班幼儿阅读。例如,在带领中班幼儿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在这个愉快的故事中,幼儿翻开一页一页的图画,和许多动物交了朋友,认识到每个动物都有其可爱之处。幼儿翻阅一页页的绘本,会去猜想接下来谁会出现呢?究竟谁会来帮助鼠小弟呢?最后鼠小弟有吃到苹果吗?怎样才能吃到呢?小小的悬念牵引着幼儿一页页翻开图画,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想象力。
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较强,且认知能力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对于情节简单、难度过低的绘本往往兴趣较低,因此,教师应注意保证绘本内容的故事性与戏剧性,同时在内涵上也应有所加强,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理解能力共同发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爱与情感、生命与合作等深层次的、蕴含一定道理的绘本。例如,带领大班幼儿阅读绘本《我永远爱你》时,绘本围绕着一个男孩和一条狗展开,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小狗的生命短暂,小男孩每晚睡前都会和小狗说一声“我永远爱你”。在小狗生命的尽头,小男孩悲伤之余,弥补了心中的很多遗憾。因此,这本《我永远爱你》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在“死亡教育”方面有着重要且特殊的意义,能使幼儿了解对亲人离世的处理方式,教育幼儿珍惜身边的人。而且,这一绘本也让幼儿懂得要及时向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学会珍惜当下。
二、结合主题,优选绘本
幼儿的经验是儿童和绘本画面碰撞的依据,这能让幼儿与画面里的形象行为产生共鸣,从而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有关的主题中。在这一过程中,因共鸣而产生的惊喜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这也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基础。因此,主题与绘本应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是幼儿熟悉或感兴趣、内容积极向上的,能够对幼儿产生正面的影响。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便是自己的家,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环境,而家里生活在一起的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从出生开始,他们享受着周围亲人的关爱,这可能会让幼儿忽视了亲人们的付出,难以体会亲人们的辛苦。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创设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都倍感亲切。另外,教师根据相关绘本《我的家》《我爸爸》《我妈妈》《妈妈抱抱我》《像爸爸一样》《像妈妈一样》等,结合语言、绘画、音乐等活动,让幼儿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父母,知道他们的辛苦,激发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使幼儿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家人。
三、营造氛围,加深感受
要想运用绘本阅读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在主题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利用氛围的营造来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感受。
在“我爱我家”主题中,教师把教室布置成粉红色,爸爸、妈妈和幼儿刚来的时候,都被这份粉色暖暖萦绕,被这份爱意包围着。主题伊始,教师设计了一版照片墙,请幼儿选择一张他们最喜欢的全家福带过来粘贴在上面。幼儿们兴奋极了,没几天,墙面上便贴满了他们的全家福,每天幼儿们都聚集在这里,有的摸摸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和朋友们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从他们自豪的表情里,教师看到了满满的幸福感。随着主题深入,教师开始带领幼儿接触很多绘本,绘本中的爸爸、妈妈有很多本领,幼儿便开始探究自己最熟悉的爸爸、妈妈,了解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点和本领,幼儿自己主动去寻找爸爸、妈妈身上的闪光点。在区角时间,他们会用稚嫩的小手画出爸爸妈妈,有的画出妈妈在做饭,有的画爸爸在修电灯,等等。虽然很多作品周围的成年人看不懂,但只要幼儿能描述出自己的作品,教师便给他掌声,每每看到幼儿满足的笑脸,便觉得家里的这份爱又增添了一分,幼儿又成长了一分。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绘本阅读教学工作的核心其实就是教学工作者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儿童进行绘本阅读指导,使儿童通过绘本阅读掌握所属年龄段应具备的语言知识、理解能力、阅读技巧、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素质。尽管在目前高水平的幼儿教育条件下,很多幼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整体水平完全符合幼儿的素质标准,但在一些绘本阅读教学的细节方面,一般的家庭教育还无法做到完整。因此,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及相关专业教学知识,使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工作不断趋于细节化、日常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黄玉算. 环境—交往—发展—幼儿语言交往的现状剖析及策略[J]. 福建陶研,2015(Z1):52-56.
[2] 张海艳. 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成才之路,2015(36):61.
[3] 周兢. 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张彤.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9.
[5] 王文乔,杨晓萍. 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J]. 幼儿教育,2007(06):6-7.
[6] 张惠珍. 探求早期阅读教学情智共融的提问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2(04):42-44.
[7] 张校生. 主题教学模式下绘本的选择与应用[J]. 甘肃教育,2019(19):100.
[8] 陶颖. 幼儿绘本教学中的阅读策略[J]. 教育革新,2019(09):75.
[9] 魏宗梅. 主题背景下绘本游戏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与孩子幸福的课程时光”[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228-229.
[10] 于悦. 绘本主题活动对中班幼儿的不熟悉同伴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
[11] 陶雨集. 以绘本为主导的幼儿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开发[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