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御马监总理太监张赟墓出土文物及相关思考

2020-02-14 15:42:59韩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期
关键词:墓志

韩冰

摘 要:1958年,首都博物馆入藏了明御马监总理太监张赟墓出土的5件套文物,该墓发掘于北京海淀魏公村民族学院旁工地,发掘和出土情况未被公布。文章对这批文物进行了简要整理及初步研究。

关键词:太监墓;墓志;玉带板;帽正;白釉瓶;石宝座

1 张赟生平简介

张赟,别号张玉桥,出生日期不详,万历壬寅年(1602)去世。自幼聪颖异常,嘉靖壬寅年(1542)进入内书馆读书。嘉靖丁未年(1547),被选入御马监写字。隆庆己巳年(1569),升为御马监典薄佥押太监,负责草栏草場的公文处理和管事。隆庆壬寅年(1572),被赏赐蟒衣。万历辛巳年(1581),因其忠勤卓著、严谨正直,深得万历帝喜欢,恩赐玉带,为御马监总理太监。

2 出土文物概况及思考

根据目前资料,该墓的发掘和出土信息不足。墓志记载:“公之寿域于西直关外香山乡镇国寺之旨栖神之吉壤也。”《析津志辑佚·河闸桥梁》记载“西寺。白玉石桥,在护国仁王寺南”,即现在的魏公村白石桥区域。

目前,馆藏该墓出土文物5件套,其中墓志1件套,玉器2件套,瓷器1件套,石刻1件套。

2.1 墓志

张赟墓志1合2件(图1),分别为志盖和志底。两者均为方形,大小相同。均长63.5厘米,宽63.5厘米,厚9.5厘米。志盖为篆字,分为4行,每行4字。内容为“皇明御马监总理太监玉桥张公墓志铭”。志底为楷书,共18行(图2)。首题为“皇明御马监总理太监玉桥张公墓志铭”。陈遇文撰。墓志录文见附录。

2.2 玉器类

2.2.1 明青玉透雕凌霄花纹玉带板

此玉带板一套18件,最大长8.6厘米、宽3厘米,最小长1.8厘米、宽3厘米。青玉质,色温润,入土浸蚀后多数呈灰色质地,有姜黄色光亮,背面有铜锈。正面用镂雕、双徹技法琢刻深凹齿状细叶、细长花蕾,以不规则的浅阴刻线示花叶脉络纹,背面平光。凌霄花由如意云头状的花瓣、带齿边的叶子和长长的花柄组成,花和花叶相互缠绕对应,粗犷豪放,周围有边框,是典型的明代玉带板风格(图3)。

凌霄花纹饰的玉器,出土文物较少。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次妃黄氏墓出土的凌霄花纹玉带板(图4),整体造型与此件相似,花柄弯曲,花的脉络由浅阴线划刻,相较此件,更为简单粗犷。

首都博物馆馆藏有一件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的元代白玉凌霄花饰件(图5),宽12.8厘米,高7.4厘米,是目前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一件凌霄花纹饰的嵌饰。玉质温润洁白,正面是由四朵并蒂而开的凌霄花组成,背面平素无纹。花朵厚而粗放,饱满丰腴。该件玉器造型简练粗放,纹饰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玉器中的凌霄花卉题材是一个常见的装饰题材,多以花叶缠绕形式出现。太监张赟墓出土的带板,数量为18件,并非整套,有所缺,缺失的可能性有很多,无法考证。墓志中提到“因公忠勤茂著出入端方以悅圣心特恩玉带”。可见,此件出土的凌霄花玉带板应该是御赐之物,是墓主人佩戴和珍视之物,成为墓主人陪葬之物,也彰显了太监张赟的重要地位。

2.2.2 明青玉素帽正

此件帽正长2厘米,宽2.4厘米。青玉质地。素面方形帽正,背面有2个鼻穿孔。帽正,又叫帽准,属于帽子上的装饰物。多以玉石、翡翠、玛瑙等材料制成,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钻孔后缝缀在帽子前端。帽正跟瓜皮帽有很大关系,明清的时候瓜皮帽很流行,所以帽正很时兴。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此件应该是墓主人日常佩戴之物(图6)。

2.3 瓷器类

明白釉罐(图7),高10.5厘米,口径7.7厘米,圆口,折沿,短颈,鼓腹,深弧腹至底内敛,圈足。足部露胎,边缘有刮胎痕迹。通体施白釉,釉质较厚。器身有黑釉点和窑结点,为研究明代陶瓷制造工艺及审美特征提供了实物资料。明代白瓷可用于赏赐和馈赠。《杨文敏公集》记载:“赐公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磁酒器,茶钟,瓶罐,香炉之类。”宣德之后,青花制作昌盛,多为日常饮食实用器物。白瓷的祭祀功能逐渐占主要地位。《大明会典》记载:“嘉靖九年,定四陵瓷器,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此件白釉罐,使用痕迹较少,可推测其为祭祀用具。

2.4 砖石类

明石宝座(图8),高16厘米,长32厘米,宽16厘米。体量较小,但其特征明显。座上呈三围式,素面无装饰。座底部边沿石雕边缘装饰简单线条。双足,足前部装饰兽足纹样。整体简单粗犷。按照我国古代礼制,在陵墓的一定部位放置不同数量和形制的石雕,可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和尊严。目前,对于张赟墓发掘资料匮乏,馆藏的这件石宝座作为其墓室陪葬设施的一部分,是其墓葬资料的重要补充。

3 总结

墓志中提到“公历事三朝衣至蟒带至玉寿至耆”,可见太监张赟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寿终正寝,恪尽职守,被赐着蟒衣和佩玉带,享一生荣耀。太监张赟墓中出土的文物正是其荣耀一生的真实写照。目前可查的太监张赟的史料记载内容较少,此墓出土的文物信息是其生平事迹的重要补充,亦是对于明代宦官等方面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物证资料。■

附:墓志录文

皇明御马监总理太监玉桥张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河南道监察御史岐冈陈遇文撰

盖人之修短虽不能齐殆未免同归于书所以古人

为身后之具予曰张公世居顺天府大兴县名族人

也父讳珍母蔡氏昆玉三公其季也讳赟别号玉桥

自幼颖悟异常有从龙之相嘉靖壬寅以才秀进入

内庭与司礼鲍公为名下

内书馆读书丁未拨御马监写字隆庆巳巳历升典薄

佥押太监草栏管事壬申

赏蟒衣万历辛巳因公忠勤茂著出入端方以悅

圣心特恩玉带本监总理正宜享福之际壬寅忽疾终于

正寝公历事

三朝衣至蟒带至玉寿至耆始终之美矣公之寿域于西

直关外香山乡镇国寺之旨栖神之吉壤也

铭曰

惟我张公  海宇升平  侍亲克孝

侍君克忠  宽仁厚德  赡及宗亲

勒名载德  生死芳声

猜你喜欢
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辽《杨从显墓志》补考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从《贾养材墓志》观明末之二三事
金《张岐墓志》考释
辽《冯从顺墓志》考释
辽代《马审章墓志》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