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兵 冉美玲 王可平 解建军 张同华
(1.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重庆,401336;2.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全国共有纱锭1.3亿锭左右。随着纺织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纱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化、无人化,新型纺纱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快速化,纤维品种及功能多样化,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等现象日益突出。集体落纱的发展是近几年环锭纺细纱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用工的一个典范,但目前采用集体落纱的细纱机只有1 000万锭左右,90%以上细纱机仍采用人工落纱,人工成本高[1]。评价集体落纱质量的因素很多,留头率就是其中之一。
近几年,老式细纱机改为集体落纱[2],由于没有升降功能及夹纱器等,落纱后留头率较低,造成成本增加。为了提高集体落纱留头率,大多数纺织企业的焦点都集中在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3-4],锭子的提升[5-6]、日常维护、强化管理、优化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效果。但是较少从钢丝圈、钢领的使用上去考虑对留头率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钢丝圈钢领的受力为出发点,探讨钢丝圈钢领的选配对集体落纱留头率的影响。
提高留头率的关键是保证落纱停车前及落纱开车后,短时间内纱线的绷紧状态,防止纱线从钢丝圈中脱出或断头。在纺纱过程中,钢丝圈钢领的受力如图1所示。其中,Tw为卷绕张力,Tt为气圈底部纱线张力,N为钢领的支承力。在集体落纱停车时,Tw、Tt、N趋于零,钢领板停止运动后,主轴滞后停止运转,由于纱线本身存在一定的捻度及自身重力,且钢领对钢丝圈的支承力很小或为零,两者跑道几乎无接触,这样就会造成纱线存在松弛现象,导致纱线从钢丝圈中脱出,从而造成留头率过低。停车后纱线滑出钢丝圈的状态如图2所示。
图1 钢丝圈钢领受力示意图
图2 停车后纱线滑出钢丝圈
在纺纱过程中,钢丝圈的外倾角、前倾角、超前角不断变化[7-8]。如果钢丝圈钢领接触面不匹配,选配不当,钢丝圈可能楔住,如图3所示。如外倾角过大,钢丝圈外脚容易碰钢领外壁;外倾角过小,钢丝圈内脚碰钢领内壁,增加纱线断头几率。如前倾角过大,就会减小纱线通道,造成纱线断头,同样影响留头率。
图3 钢丝圈在钢领上的倾角
钢丝圈钢领表面不光滑或者不耐磨损,如图4和图5所示。在纺纱的过程中,其摩擦力增加,导致Tw、Tt增加,造成纱线断头。同时,磨损的表面可能割断纱线,也会造成纱线断头。另外钢丝圈磨损后,强度发生一定的下降,钢丝圈开口有变大的趋势,同样会造成纱线从钢丝圈中滑出,造成留头率的降低。
图4 钢丝圈表面粗糙
图5 钢丝圈表面磨损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钢丝圈开口过大,除容易飞圈外,纱线容易从钢丝圈中滑出,造成断头,降低留头率。如果钢丝圈开口过小,钢丝圈脚容易接触钢领的内外壁,钢丝圈容易被楔住,造成楔住断头,同样影响留头率。
钢丝圈重心太高,宽度过小,钢丝圈受到的力矩增加,钢丝圈容易楔住。重心太低,钢丝圈纱线通道狭小,除容易恶化毛羽等指标外,由于纱线很容易与钢丝圈钢领摩擦,致使钢丝圈散热慢及纱线断头,影响留头率。
传统钢领对落纱留头率影响较小,表面上看甚至没有影响,除非钢领表面被磨损,从而影响钢丝圈的运行,造成纱线张力变化,增加纱线断头,如图6所示。但是,如果钢领的内深较浅,钢丝圈运行过程中的外倾角过小,其内角容易接触钢领内壁,增加运行阻力或楔住,从而增加纱线断头,降低留头率。通过分析纱线落纱时,纱线从钢丝圈开口中滑出的现象发现,如果改变钢领的局部结构,在集体落纱后,能主动阻止纱线从钢丝圈开口中滑出,那么纱线留头率将会大大提升。因此我们生产了集体落纱专用钢领,通过结构的改进,有效地防止纱线从钢丝圈中滑出,从而提升了留头率。
图6 钢领表面磨损
制造精度主要体现在钢丝圈钢领的一致性上。目前集体落纱很多都是长车,如果钢丝圈钢领的加工精度不高,批量一次性较差,即钢丝圈开口尺寸、片材宽度、圈形、钢领跑道形状等相差较大,就会造成少数锭子中纱线张力波动,增加纱线断头,停车时纱线滑出,降低落纱后的留头率。
如果钢丝圈钢领耐磨性较差,磨损的表面容易割断纱线,造成断头,尤其在落纱后重启时,由于钢丝圈表面被磨损造成较多的断头,影响留头率。另外,钢丝圈内脚及纱线通道被磨损,整个钢丝圈的强度受到一定影响,造成钢丝圈开口有变大的趋势,致使纱线从钢丝圈中滑出,降低了留头率。
对于集体落纱,钢丝圈钢领的选配与一般纺纱选配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注意点。
一是在保证纺纱质量及钢丝圈不被楔住的情况下,钢丝圈开口尺寸尽量较小,钢丝圈宽度不宜过大;二是在保证纱线通道通畅的情况下,钢丝圈重心不宜过高,这样有助于钢丝圈的平稳运行;三是选用特殊结构的集体落纱专用钢领;四是选用制造精度高、一致性好的钢丝圈钢领,它可以很大程度提升钢丝圈在钢领上运行的平稳性,稳定纺纱张力,减少纱线断头,一定程度上提高落纱留头率;五是选用耐磨性较好的钢丝圈钢领,如C系进口合金材料,d系高耐磨合金材料等。
山东某纺织企业为差异化纺纱,试验所纺品种为莫代尔14.8 tex,合理选配前选用BSJM1EL gc 6/0#型钢丝圈、DPG1-4254型钢领,锭速16 500 r/min,留头率94%~96%,留头率指标不能达到内控要求。为提高集体落纱留头率,选用TPJM1EL gc 6/0#型钢丝圈、JDPG1-4254CHg T型钢领,锭速17 000 r/min,留头率提高到98.5%~99%,断头率减少了30%~50%。
集体落纱是细纱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留头率的高低是体现集体落纱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钢丝圈钢领选配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集体落纱专用钢领,它对老式长车改为集落或新式长车(带升降功能及夹纱器)提高留头率都有很大的作用。总之,提高集体落纱留头率,钢丝圈钢领选配应遵循:钢丝圈开口不宜过大,片材不宜过宽,重心不宜过高;钢领选用集体落纱专用钢领;钢丝圈钢领选用高精密高耐磨,可确保留头率提升到9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