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尤其是通信技术的不断研发,使得新媒体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环境记者角色的转变进行分析,在追求个性化交流的情况下,人人都能成为记者,这种背景下信息快速传播,对传统媒体带来一定冲击。新闻记者要尽快转变自身角色,利用新媒体平台参与到内容制造和信息传播中。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记者角色 把关者
中图分类号:G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前言
记者在历史演变、科技变革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促使记者角色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记者信息收集和发布者的地位。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需要传统媒体记者坚持融合和转型的理念,灵活运用新兴技术,确保自身发展跟上媒体行业改革步伐,发挥其在新闻信息准确传播上的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角色的弱化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角色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關人角色弱化。把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之后被引用到新闻领域。有学者认为,把关人对信息有着较大选择权利,直接决定哪些新闻信息将传递给受众。传统新闻信息把关主要是针对信息采集和加工审核过程进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传统媒体背景下,经过对新闻信息的层层把关将体现价值标准和立场的信息呈现给受众,而受众需要依赖媒体了解外部信息。但网络媒体的到来,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更加多样化,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新闻信息的发布和评论,这种情况下,记者把关人权利被弱化,而主要由社会大众进行信息筛选。二是观察者角色被弱化。新闻记者在事件报道中要做到公正、公开,客观反映新闻内容,不夹带私人情感,在新闻写作中避免运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从客观观察者身份来报道。而新媒体环境下,大量信息的传播导致舆论环境更加复杂,难以保证记者以观察者角度进行创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角色的转型
1.由新闻采集者转变成事实求证者
新闻记者首要任务便是信息的收集,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有关信息是主要采集对象,通过记者的采集和整合后呈现给大众。新媒体时代下,促使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不需要依靠记者也能实现自我发声,利用网络媒介降低信息传播成本,让每个个体都能传达自身观点。例如,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件,受众最先从新媒体获取信息,而传播第一手信息的是普通市民。有人认为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记者信息采集作用被削弱,但非专业记者传播信息的真实与否成为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新闻记者在角色界定方面,不仅是单纯的信息采集者,还是新闻信息真实与否的求证者,要注意到,在求证过程中需要从多维度出发,深入挖掘新闻背后故事。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于记者而言,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才是对记者自身能力的评价基准。传统记者面对新媒体信息时,应借鉴专家意见,了解官方发布信息,并进行实地调研。在媒体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一些记者单纯追求新闻报道速度,忽视实地调查的重要性,由此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认为当今时代的新闻记者,要具备信息求证意识和能力,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深入调查,力求还原真实事件,突出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优势,避免产生消极的社会舆论。
2.由记录者转变成舆论引领者
新闻记者实质新闻事件记录者,准确传达信息是记者履行自身职责的最高要求,也是贴近新闻规律的角色内涵。随着社会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受众更加理性,对新闻信息真实性提出更高要求,在面对事件报道时,更倾向于从事件本身出发形成自身观点,这就更希望记者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从当前新闻媒体领域发展特点来看,事实和评论分离的报道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受到新媒体环境影响,真实记录社会、还原事件有着一定难度,在开放性传播空间中,记者记录者角色要想达到理想状态,需要克服外部环境的干扰。网络时代下,记者逐渐失去话语权,这时新闻记者更多发挥其引导舆论的作用。新媒体使其记者角色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要在超越记录者的基础上,定位记者的舆论引导者角色,使其能分析事实,客观表达观点,使受众从中获得启发并形成自身看法。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中,记者要扮演好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如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事业发展计划等都可作为舆论核心,传播正能量,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3.由传播资源收集者转变成整合者
从传统媒体特点来看,记者岗位职能主要是采集新闻线索,报道事实真相,对记者职业要求相对单一。而进入网络时代后,在原有要求基础上,需要记者能完成新闻信息的梳理和整合,将零碎信息整合成新闻资源,说明当前新闻专业领域中,记者承担着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例如,微博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媒体,它主要是在第三方编程接口基础上,让手机、网页、桌面客户端、通信工具和邮件成为受众接触新闻资源的渠道,并能进行多种渠道信息资源的整合。传统媒体在资源整合和传播方面明显不足。新媒体要求记者利用不同形式的新闻资源,实现信息传播实效性和准确性。但需要注意到,传统媒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上。因此,新闻记者要学会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加强两者间的资源互动,得到清晰的新闻报道思路,加强新闻报道对大众社会价值观构建上的作用。如2014年春节放假的新闻,当时微信、微博上大量转发这类信息,使不少受众信以为真。而传统新闻记者及时通过官方媒介辟谣,并在线解答受众的疑惑,这种做法避免了错误舆论的产生,并保证信息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海量信息的传播,丰富了人们信息获取渠道,媒体记者最大程度按照信息传播要求办事,实现自身职业角色的转型。新闻业实质是对正确价值观的宣传,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是新闻媒体使命所在,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发挥媒体和记者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郑国强,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15-20+32+127.
[2]秦璇,王壮辉.对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角色的思考[J].视听,2017(03):147-148.
作者简介:徐广坤(1987—),男,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人,汉族,大学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记者采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