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2-04 08:03:24陈桂坚严丽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氧分压动脉血神经外科

陈桂坚 严丽燕

大多数严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吸痰不良和存在长期意识障碍。尽管气管切开术可以有效清除痰液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其增加了肺部感染和血压异常的风险,并且实施仍在继续。气管切开往往会引起气道黏膜损伤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护理气道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1]。本研究分析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74例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8.25±9.92)岁。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12±9.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结合人工叩背排痰治疗。异丙托溴铵剂量应按患者个体需要做适量调节3~4次/d,单剂量小瓶1个/次。若吸痰困难,可给予10 ml生理盐水注入气道,持续进行吸痰。

观察组则采取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患者在气管切开前保持侧卧,以免窒息,促使呕吐物排出。维持病房卫生,对室温进行调节,定期通风消毒换气,减少探访,对感染进行控制,床旁备好吸痰设备,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根据患者体温调节,基础体温37℃,每升高1℃增加湿化速度0.5 ml/h,最多不高于6 ml/h。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压异常、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恢复正常,意识状态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意识状态等均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拔管、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拔管、住院时间分别为(12.37±2.21)、(17.37±2.45)d,均短于对照组的(18.55±2.91)、(22.31±2.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血压异常、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压异常、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危重患者临床救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然而,当建立人工气道时,呼吸道失去过滤和保湿吸入气体的功能,呼吸道黏膜变干,导致痰液变厚,难以排出,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呼吸道炎症。为了确保治疗的成功,为气管切开患者做好气道加湿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当用人工气道救治重症患者时,通常开发间歇性气道加湿护理以达到加湿人工气道的目的。然而,已经发现当将一定量的保湿溶液滴入患者的气管时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导致大量气体进入肺部,同时痰液进入呼吸道会咳到肺部转移,从而增加肺部感染,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气道管理尤为重要。

由于气道加湿程度的降低,重症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不断增加。因此,对患者气道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目前有两种气道管理的方式[3]。与人工叩背部吸痰相比,吸痰机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动脉血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这是因为吸痰装置的应用有利于气道代谢物和黏液的松弛,并且液体通过振动液化和排出,由振动产生的穿透力可以增加排出痰液的可能性,脑氧供应状况得到保证。同时,吸痰机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降低血压异常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4,5]。由于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肺泡萎陷大,肺容量明显减少,在常规通气中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平台压力过高,导致肺和肺外器官的损伤。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排痰机排痰,可降低患者胸腔内的压力梯度,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和液体流动,改善通气与血流的比值,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氧合情况[6,7]。

综上所述,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并发症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氧分压动脉血神经外科
勘误声明
45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病灶分布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医疗装备(2020年9期)2020-05-28 12:52:54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