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探幽

2020-01-13 05:13:05王月英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国学经典幼儿园

王月英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其美好品质,使其终身受益。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开展分析,明确其有助于提高幼儿文学素养,进行中华文化发扬。重点对国学经典诵读在幼儿园的开展方式进行了分析,如建立幼儿对国学经典的兴趣、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诵读形式等,以期实现预期诵读效果,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兴趣;幼儿园;诵读形式;文学素养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不仅提高了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度,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强调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创新和优化启蒙教育方式,将经典诵读有效应用在幼儿教育中,让幼儿每日诵读经典,滋养其性情,培养幼儿民族精神,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因此,对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对策开展探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必要性的探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人们产生着积极影响。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对人产生良好的启发作用,促使人们更好的生活。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引导幼儿学习《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使幼儿从小受到中华传统的熏陶,在长时期中可提高幼儿文化修养,对其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塑造美好人格。与此同时,有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是十分必要的。

二、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策略的探幽

(一)激发幼儿对国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其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也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环节中,教师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学经典诵读中[1]。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应该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确保其与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相符,调动其积极性,提升诵读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喜好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诵读《千字文》时,由于幼儿年龄小,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游戏,促使其在游戏中诵读《千字文》。如,可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传到某个幼儿,教师说停时,该幼儿需要诵读两句如“天地玄黄,宇宙荒芜”,然后继续传,下一个幼儿需要接着进行诵读。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对国学的兴趣,并可集中其注意力,促使其在诵读中感受乐趣,进而逐渐喜欢上国学经典。

(二)诵读形式力求丰富多彩

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阅读形式科学与否对诵读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以往诵读中,诵读形式较为单一,幼儿积极性偏低,难以确保诵读效率和质量。因此,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创新诵读形式,力求丰富多彩,营造活跃的活动氛围,促使幼儿在不同诵读方式中,加强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提升诵读水平。

其一,多种形式的读法。基于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应该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通过集体读、接龙读、分组竞赛读、指明读、男女幼儿对读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诵读《百家姓》时,可采用接龙读的方式,促进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国学经典诵读中。

其二,图文结合方式。为了进行良好的诵读,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图画,一方面可加强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诵读效率;另一方面可促使其在经典诵读中体验诵读活动的趣味性,达到高效快乐的教学目标。

其三,亲子共读,传承经典。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国学经典诵读水平,不仅需要教师做出努力,而且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进行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学习互动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密切亲子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幼儿打造更加优越的环境,促使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如,可借助微信、qq等建立家长群,在群众推荐比较优秀的经典读物,让家长陪伴子女共同阅读,并在群中分享阅读心得,不仅可有效锻炼幼儿的诵读能力,而且还可让家长与幼儿感受到诵读经典的意义,体会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三)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现阶段逐渐应用在教育领域,为国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中,也应该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充分發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增强诵读效果。主要是因为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功能众多,如文字功能、视频功能、动画功能、图片功能等,有助于对幼儿的各个感官进行刺激,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降低幼儿理解难度,对其国学经典诵读效率的提升是有帮助[2]。

例如,针对于《二十四孝》故事,为了强化幼儿的理解,为其顺利诵读奠定基础,教师可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的动画素材,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通过动画的形式可加深幼儿的印象,使其较为全面的了解相关内容,进而更好的诵读。

(四)可效古法和仿古礼

幼儿阶段,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可塑性比较强,属于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强化对幼儿的培养,以不同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为了促使幼儿对国学经典有深入的了解,可为其提供一次古人生活的体验。在国学经典诵读课堂上,教师扮演古代的私塾先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古法,让幼儿在模仿古人学习经典时,感受文化的演变与传承,不断增强其国学经典诵读效果。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探幽国学经典诵读,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渗透国学知识,激发其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并且还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新时代的诵读氛围,以便实现良好的诵读效果,将幼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胡绍平.浅谈经典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9(05):118-119.

[2]陕艳娜.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6(04):131+133.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国学经典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48:49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现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