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与习惯养成

2020-01-13 05:13:05张丹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习惯幼儿

张丹

摘 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规则意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习惯,却是众多家长和幼儿教师们所头疼的问题。文中,主要就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与习惯养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规则意识;习惯

2020年伊始,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疫情几乎波及到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时至今日,全人类仍在同心协力抗战疫情。而新冠疫情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增加了精神的不安与痛苦,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又有着重创和打击。疫情是场考验,它让我们在应对难题时学会警醒和反思,学会痛定思痛,进而引以为戒。而引起这场病毒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个别人的不守规则,不自律,掀起的一系列的“蝙蝠效应”。有人为满足一时之口欲,乱吃野生动物,导致病毒从自然界传染给人类;有人刻意隐瞒自己的旅行史,不接受疫情管控,导致近千人被隔离;有人不顾他人健康安危,不听劝阻,横闯关卡,殴打防控人员;有人明知道疫情严重,不顾明文规定,依然聚众聚餐,乱走乱窜,成为超级传染者;更有人恶意往电梯按键上吐口水报复社会等等丑陋的众生相。尽管这是极少数的个别行为,但正由于这些不守规矩没有规则意识的人才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这场疫情中让我最深刻的反思是:人必须要加强规则意识,尤其更要重视幼儿期的规则意识建立和习惯的养成。

人民日报评论部2018年11月14日社论:“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中指出:“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道必答題。

一、幼儿时期规则意识建立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4岁是幼儿秩序的敏感期,孩子需要一个有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其内在秩序时,智慧也因而逐步建构。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而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幼儿期是幼儿萌发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遵守规则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培养和习惯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和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1.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皆讲规则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里处处体现规则。从早晨排队刷卡入园,接受晨检,到教室门口接受二次晨检,和老师问好,签到、戴名卡、换鞋入班,到洗手、喝水、吃加餐、如厕、上课等,都要遵守排队、等候、不大声说话、不在教室追逐打闹、不影响和伤害别人等。幼儿园有幼儿园的规则,班级有班级的规则,室内有规则,室外活动也有规则,可以说规则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老师们不断地提醒和帮助下,在同伴行为的相互影响下,孩子们会逐渐养成谦让、有序、分享、尊重等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2.家园携手形成合力事半功倍

幼儿的规则意识建立和习惯养成不仅在幼儿园得以培养和练习,在家庭中更要得到重视,并一以贯之。我们不能让5加2等于0,不能放松家庭教育的职责和功能。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事情,自己只负责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好了,这是极不正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很听话,很遵守规则,一到家里或者跟着家长一起时就变得没有规矩,无视规则。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大小便,或者在马路上乱跑不看交通标志等等。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职,是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良好意识和习惯的后果。所以,家庭要延续幼儿园的教育职责和功能,和幼儿园的要求保持一致,让教育形成合力,才会更快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的建立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

3.好习惯养成须持之以恒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一本书中说过:“行为必须不断地重复才能变成习惯”。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费莉帕.勒理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证明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18—254天,平均时间是66天。所以,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习惯养成需要老师和家长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强调,态度要温和、坚定、一致,方法要得当、适合、让幼儿易于接受。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让孩子明白,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是非观。坚持下去,遵守规则的美好种子一定会在孩子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4.身教胜于言教润物无声

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教育的过程就是春风化雨的过程。在无声的环境里,在琐碎的日常里,我们教育者本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年人稍不注意的一些口头禅,一些不好的行为,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面前都要谨言慎行,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和纯真的精神世界留下不好的印迹,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示范榜样作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儿时期规则意识的形成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关系着我们下一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关系着我们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关系着我们国家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和魅力。规则意识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面对规则,人人都要去遵守去服从。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有良好的权益。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享受更美好更自由的生活。愿我们都做遵守规则之人,共同缔造有规有序的和谐社会,和谐的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曾利华.试论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9(32):93-94.

[2]黄玲.浅谈幼儿一日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2-23.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习惯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习惯(外二首)
四川文学(2021年6期)2021-07-22 07:50:16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上课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好习惯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6:39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11:19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