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策略分析

2020-01-13 05:13:05张天道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统编版名著导读

张天道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部编版初中语文的教学与教材结构进行了一定改革与调整,也影响着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是对文章阅读方法的研究与引导,而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便从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结构变化及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统编版

引言

目前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做出了一定的改进,新增了名家点评、读书方法、专题训练等,以便增强学生多读书的意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并使其逐渐改变替代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不断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由此可见,名著导读策略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结构变化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以往“名著导读”部分是放在教材的最后,相当于附录部分,其内容主要是以传授阅读知识为主,在教学中时常会被忽略。改革后,该部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结构和内容上都做出了改变,更加强调学习方法的教学引导,其改变主要有:一是增加了名著背景的介绍。在文字的基础上插入了与封面、作者、人物、文章内容等相关的图片以及名家对作品的评论等,可有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编写位置发生变化。灵活穿插于教材各单元后,如在七年级上册中鲁迅的《朝花夕拾》等文章后面便设置了名著导读。三是新增“读书方法指导”部分。每个名著导读的部分都会包含读书方法指导,主要结合初中生的阅读现状及文章体裁提出相应的阅读方法,相较于以往更具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如对于吴承恩的《西游记》便可选择精度、跳读两种方法。四是新增“专题研究”部分。会结合名著内容设置3-4个专题研究任务作为练习,可让学生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突破对名著故事情节表象的认知、展开深层次的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同时可在研究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提取、运用和写作能力[1]。五是新增“自主阅读推荐”部分。除截取名著中的精彩内容等重点推荐外,还会额外推荐其他名著让学生自主阅读,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和丰富其文学知识底蕴的同时逐渐提升其文学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可以指引学生展开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路径,从而使其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和阅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提升信息提取和写作等能力,逐渐养成正确阅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增强语文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文学素养,使其在名著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慢慢形成健全人格。因此,采取正确的名著导读策略时极为重要的。

(一)加强重视,做好名著导读教学规划

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许多教师愈加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以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以确保课堂教学进度和提升教学效率。而为了充分发挥名著导读的价值作用,语文教师在加强重视的同时,还应根据当下年级段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名著篇目做好整体的规划,把握好“导”与“读”之间的关系,将名著导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上,要根据即将学习的篇目内容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现状等计划和控制好导读课时、学生阅读进度等,同时围绕具体内容选取和推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名著,引导其做好阅读计划,如日、周读书量、重点或优美语句摘抄以及阅读笔记的记录次数等。此外,要根据名著导读教学需要设计好相关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生是一群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群体,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通过网络进行阅读,甚至有时只是阅读片段式、碎片化的名著内容,不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名著意义。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名著导读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以便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语文教师自身对名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并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导读上,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可通过适当拓展可教材外的知识、介绍作家作品、设置问题留悬念等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摘抄文章片段进行赏析”或“与鲁迅先生比童年”等专题研究练习,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中。同时,可围绕文章内容拓展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事件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

(三)做好引导,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的教学时名著导读中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以便打破名著与当下学生之间的时代和言语形式的隔膜,增强学生对名著中心情感的共鸣。首先,教师可从介绍作者、作品的文学价值或经典的故事情节等方面入手,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其次,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如可摘抄名人名言、精美语段或记录的阅读感想等。最后,可采取朗读、情景剧表演、小组竞赛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指导阅读方法。例如,在《西游记》的导读教学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并依据阅读计划给学生布置專题研究任务,如“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分析你对猪八戒的人物形象的看法”、让学生讲述自己已知的故事情节或选取某一片段分配好角色让学生进行排演等。此外,语文教师要想取得高效的名著导读效果,还需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了解学生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效果,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对阅读过程、结果等展开口头性、书面性的定量定性评价以及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学生,以便其加以改进。例如定期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阅读进度等。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对学生阅读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以及文学知识与素养的提升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视,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实施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名著导读方式和阅读指导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与“读”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9(27):38-40.

[2]包润熙.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策略探索[J].中学语文,2020(15):21-22.

猜你喜欢
统编版名著导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基于统编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参花(上)(2018年11期)2018-11-09 17:46:58
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式探寻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语文天地(2016年12期)2017-01-07 00:40:13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驱动兴趣 助力细读 动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