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合同管理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01-13 05:13:05刘娟徐霞周婷婷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刘娟 徐霞 周婷婷

摘 要:工程合同管理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强、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等问题,本论着重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改变原有的教学理论,分别从转变观念、加强课后任务驱动、开展课堂讨论以及完善完考评体系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工程合同管理

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培养满足行业、社会和国家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建筑类其他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法律意识及合同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强

《工程合同管理》涉及工程条款、工程法律等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均属关键环节,而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信息传递的衰减以及学生的被动性,导致了学生对于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切实满足社会需求。

(二)学生兴致缺乏

由于该课程涉及较多的合同条款内容以及工程法律条文,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但是由于条款内容跟实际工程相结合,而作为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多数情况下,很难理解条款制定的现实意义,在对条款没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学生为了完成课程只能单纯地依靠记忆,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以及沉重的心理负担,降低了学习的热情。

二、研究的对象

为便于对研究對象展开分析论证,选择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20-2021学年选修《工程合同管理》这门课程的4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该学院的基本信息如下表1所示。1

三、研究的目的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进行反思,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摒弃原有的一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主要应用内容、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分析进行全面改革,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能力为主,立足行业”为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努力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工程管理相关实践工作中。

四、拟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转变原有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去设计教学方案,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重要性,这一模式的弊端在目前的教学中日益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弱化教师的角色,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同时全面理解学生,接纳学生群体的优缺点,尊重学生个体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启发,教师侧重于激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习兴趣[2]。

(二)加强课后任务驱动

老师在课后给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这种任务驱动以定向案例与非定向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该类例题的设定建议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点,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满足课程的理论联系实践的需求,案例选用实际发生案例,取代传统的课后练习题或者考试例题,使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刻理解合同条款的内涵以及制定必要性,便于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理解及运用知识,其中非定向案例是以教师划定原则,学生自行发掘、分析、分享的方式完成,这种任务鼓励学生发掘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论是定向任务还是非定向任务,学生均以小组形式完成,采用课后讨论、课堂分享的路径,教师和非组员学生只是作为点评者、学习者参与其中,定向任务中教师作为任务的主要推进者,由教师推进至学生,而非定向任务,教师只设定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是该项任务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执行者。任务驱动形成了知识由教师到学生,再由学生返回至教师的闭合。通过鼓励学生相互协作,逐步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开展团队合作以及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课堂讨论

合理设计课堂内容,教师减少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从而解放教师,使教师能够更充分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中学生对具有分析性质的题目自觉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将题目答案由传统的唯一式,转变为开放式,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同时从原有的课堂教学指导转换为面向学生具体问题的辅导,遇到多名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时,由教师统一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说明,做到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分类解决。

(四)完善考评体系

传统的课程考评模式以教师单一对学生的考核为主,而对于学习效果则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及依据,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大大弱化了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以及能力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必须从多个维度去考核学生,不再仅限于教师,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考核,改类考核一方面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考核,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间的相互考核,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考核通过完成团队任务完成,由团队成员相互考评,这样便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不再将学生割裂为单一的个体,确保了学生间加强沟通,同时也完善了考评维度。

五、教学成果的应用

本研究虽然是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选修《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的4个教学班的在校生为实例对象进行探讨,从该实例入手论证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实施方案。但成果应用专业与人数等受益面不仅限于此,可根据研究结果扩大改革范围,甚至可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现有专业中推行。

传统的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视系统性教学,重学科教学、轻实践的培养,笔者想要通过以《工程合同管理》的教学为切入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助力新工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梁鹏,邢丽霞.“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19:99- 103;

江春.“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理论研究,2019,(12):21- 22;

作者简介:

刘娟(198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为2019JG018Y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2:55:38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41:20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37:29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18:26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