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丽
摘 要:优化美术教育体系,创新美术教育思路,丰富美术教育方法是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在美术行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当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只有丰富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大力组织开展实践化的教学活动,才能解决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探究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改进的现状,总结推动美术教育深化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育;职业院校;优化措施
一、职业学校优化美术教育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美术教育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掌握独特的认知视角,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一步反思世界、反思生活、回归生活的本真。美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挖掘世界美术的一面,促进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现象。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反思,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学生深刻的进行审美认知。
(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更主动和有效的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优化美术教育可以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以深入细致的观察,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达到系统性的解决问题目标。美术教学的改革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更好的开展美术实践,标准化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赋予学生强有力的美术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较陈旧
有些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陈旧,教学方式相对弱化,美术教学的整体有效性较低。传统美术教育过于集中指向计划性的教育观念,美术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美术教学的形式单一。美术教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美术教育理念还要更新,美术教育还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特色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不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待更新。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的美术专业设置的特色不突出,既没能指向市场的人才需要,也没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不能站在时代前沿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例如,职业院校美术相关专业的课程差异较小,特色不突出,美术教学的系统性较强,但是没能指向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还有的美术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较低,有时美术专业设置与区域行业发展不适应,尤其缺少指向促进学生就业的交叉型课程,导致课程的实用价值低,不利于激发学生潜能。
(三)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职业学院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职业学院校的美术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相对较低,突出表现为实践课程单一化的问题。现阶段职业院校美术课程缺乏现实操作指导价值,课程的理论基础过强,缺乏必要的操作机制,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关注较少,未能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教学空间。
三、職业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实践策略
(一)创新美术教育观念
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应当具有创新理念,强调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结合社会的现实人才需要,合理的优化美术教育的理念,真正的把以人为本融入到创新性的美术教育实践当中。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引入具有丰富的一线美术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教师,着力优化配置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注重以个性化、直观化、实践化的教学方式达到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目标。其次,构建互动型的教学机制,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呈现的基础上构建课下课上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基于微课实现课堂教学的向前延伸,把翻转课堂理念融入教学体系。第三,鼓励学生开展一些个性化的美术创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美术知识体系供给,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反思,从而保证美术教育跟上时代步伐。
(二)大力发展实践型课程
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应当具有实践教育的特征,强调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的设置实践型的专业课程,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美术教育体系。首先,组织开展项目化的美术教学活动,大力端正学生的美术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实践兴趣,注重在情境化的氛围中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美术实践。其次,合理进行理论知识的供给,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充分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操作需求进行美术理论知识教学,尽可能的简化整合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第三,提高美术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增加项目课程内容,优化校内实训教学机制,大力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任务,力求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实践空间,从而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三)丰富个性化教学资源
美术教育应当具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应当具有个性化特征,强调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学内容指向学生就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学业指导。高职美术教育应当与职业应用保持深刻的关联,注重围绕解决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强调用长远眼光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力求在一系列的美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美术思维。
(四)大力发展边缘课程
职业学院美术教育力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在开展好专业美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发交叉型学科课程,优化各学科内容的组合,从而达到不断拓展美术专业技术人才视野,提高基础操作能力的目标。美术教育应当秉持良好的开放性,注重引导学生广泛多元化的认识美术专业。例如,应当把艺术规律教学、审美能力培养与美术技巧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具有实践性的艺术赏析课程,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优化艺术思维。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项目实践操作活动,围绕着项目需要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或者创业项目中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
职业学院美术教育应当具有多元化的物生,注重优化实践教学的策略,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着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一系列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的课程中促进学生提高艺术实践能力,丰富审美思维认知,不断提高艺术综合修养,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艺术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董贝贝.论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培养策略[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2):257.
[2]范新军.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82.
[3]刘虹.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6(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