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红
(靖江市团结初级中学 江苏泰州 214524)
在“泰微课”教学中,教学视频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课堂结构等选择微课视频[1],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延伸性,准确展示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改革初中数学教学形式,利用“泰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首先,初中数学给学生一种严肃、死板的形象,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泰微课”的应用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教学的距离[2],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其喜闻乐见的教学视频,从而缓解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泰微课”能够使学生主动投入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最后,“泰微课”的选择要有层次性,符合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生数学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即使教师制作了预习导学案,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加上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效果普遍不好,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泰微课”能解决学生在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教学知识,增强了预习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学生要预习多个知识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必要性,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方式和应用方式,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选择适当的微课视频,针对学生容易出错或理解不了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另外,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能力强、学习好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适当指导他们;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及时利用“泰微课”解决他们的预习难题,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预习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课前预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泰微课”的教学模式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减轻教师在教学中的压力。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有些内容难以表达,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讲解教学内容,将相关的重难点融入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理解视频的方式自主学习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刻的内容,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展示带有几何图形的邮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再利用“泰微课”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图,与组员讨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泰微课”的内容探索勾股定理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泰微课”中融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勾股定理在经济、数学中的运用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并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方面的成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较多,缺少巩固、复习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培养学生复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制作数学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数学知识的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为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在课下观看微课视频,及时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泰微课”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让他们观看微课视频,寻找自己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泰微课”是新课改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产物,带给了初中数学教学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探索“泰微课”的应用方式,将“泰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