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1-11 12:33:37仇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持续时间心绞痛

仇娜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堵塞狭窄后出现血流不通、心肌缺氧,患者心绞痛情况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临床工作中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病率居高不下,需积极治疗,以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性。既往治疗中,西医一般采取β受体阻断药、硝酸酯类药物等为主。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但是疗效不理想且远期效果不佳、复发风险高。中医学认为此病与气滞、血瘀等有关,需遵循活血行气、祛瘀化痰治疗原则[2]。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可以提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本院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例,评价单纯西药治疗、西药+血府逐瘀汤治疗的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中冠心病诊断标准。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组,各57例。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0.0±9.5)岁;心绞痛分级:1级40例,2级17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2.5)年。中西医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3±10.6)岁;心绞痛分级:1级42例,2级15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心血瘀阻型;②上报伦理委员会审核;③治疗方案中涉及药物患者无禁忌;④患者意识清楚,治疗方案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②应用影响研究科学性药物的患者;③拒绝参与患者;④精神、意识障碍患者;⑤妊娠、哺乳期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分散片等常规西药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39,规格:20 mg×48 s)20 mg/次,2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 s)100 mg/次,1次/d口服;辛伐他汀分散片(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50,规格:20 mg×7 s)20 mg/次,1次/d口服。

1.3.2中西医组 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辅助血府逐瘀汤治疗。血府逐瘀汤方剂组成: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10 g、牛膝10 g、炙甘草10 g、地龙10 g、葛根15 g、生地15 g、川芎15 g、赤芍15 g、丹参20 g;另外,结合冠心病患者个体症状辨证用药,痰浊者+胆南星10 g;瘀滞者+水蛭6 g、五灵脂10 g;1剂/d,水煎取汁500 ml早晚温服。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血脂(TG、TC)水平、血液流变学(PV、BV)水平。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心电图趋于正常,对比治疗前心绞痛发作减少>80%;有效: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心电图缓解,对比治疗前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无效:以上效果未达到,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复查以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中西医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3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56/57);对照组治疗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82.46%(47/57);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00,P=0.0043<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中西医组发生便秘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3/57);对照组发生便秘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2/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2,P=0.6474>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 中西医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7.80±1.20)min、发作次数为(8.50±0.50)次/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0.80±0.80)min、发作次数为(1.30±0.30)次/周;对照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7.90±1.30)min、发作次数为(8.40±0.55)次/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30±0.50)min、发作次数为(4.20±0.30)次/周;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中西医组治疗前TG水平为(3.40±0.80)mmol/L、TC水平为(6.55±1.30)mmol/L、PV水平为(2.15±0.55)mPa·s、BV水平为(5.02±1.30)mPa·s,治疗后TG水平为(1.50±0.60)mmol/L、TC水平为(4.30±1.05)mmol/L、PV水平为(1.50±0.35)mPa·s、BV水平为(3.23±0.60)mPa·s;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G水平为(3.40±0.83)mmol/L、TC水平为(6.56±1.28)mmol/L、PV水平为(2.16±0.60)mPa·s、BV水平为(5.02±1.30)mPa·s,治疗后TG水平为(2.40±0.65)mmol/L、TC水平为(5.30±1.10)mmol/L、PV水平为(1.90±0.30)mPa·s、BV水平为(4.12±0.65)mPa·s。治疗前,两组TG、TC及PV、B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TG、TC及PV、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典型症状,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疾病多发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有关[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异常有关,所以治疗上需侧重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4,5]。关于此类疾病既往西药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多采取联合用药手段。单硝酸异山梨酯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的效果,阿司匹林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辛伐他汀分散片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但是,西药治疗虽然可以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但是整体疗效并不理想,需不断优化治疗。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气血虚、阴阳不足为本,寒凝、血瘀等为标,治疗侧重活血通络、益气温阳、化瘀[6,7]。其中血府逐瘀汤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方剂中的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效果,红花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效果,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效果,柴胡有和表解里、疏肝升阳的效果,诸药共奏活血化瘀、益气温阳、行气止痛的效果,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微循环[8]。临床工作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且有效。李娇娇[9]研究指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减轻心绞痛临床病症。

本文结果与周文娟[10]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的80.0%,血清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促进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有效优势。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持续时间心绞痛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极寒与北极气压变动有关,持续时间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