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路径分析

2019-12-30 01:51:52黄婷婷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大学生

黄婷婷

摘 要:大学生作为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人员以及建设者,其直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思维培育工作是社会的必然要求。想要开展高质量的法治思维培育工作,需要对学生展开多方面的思维培育工作。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大学生在法治思维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感以及责任认知。教师不断扩展培育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路径,通过教育行业的改革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便于大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法治思维。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1-0243-02

法治思维通常是指人们在思考、分析以及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时,将法律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以及归宿点,通过法治相关理念以及逻辑等进行问题解决以及相关沟通的方式。法律制度以及法治思维之间相互转换对于法治国家建设来说是同步的。人们能否应用法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一定的法治思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并且大学生更是法治社会的构建者,对我国法治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大高校需要重视对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工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工作,对我国彻底贯彻全面推动的法治战略以及弘扬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并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1 全面推送依法治国的现实需求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推动我国走进了法治建设的新道路。全面进行依法治国道路不但能够提高我国的法制建设水准,也能将社会法治彻底贯彻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并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中这都是我国公民法治思维以及法治素养提高的表现。大学生属于特殊的公民群体,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未来的建设者,所以对学生展开法治思维培育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落实以及法治强国等目标[1]。

1.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以及诉求

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二者属于相辅相成的状态,需要将德治和法治高效融合进行实践性法治建设,始终追求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是我国公民凝聚的体现,更能激发公民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中,这些都需要法治作为基础保障便于公民开展更多的建设活动。法治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践行法治行为以及法治思想是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在要求,更是实现我国社会个体相关价值的基本保障。高校对学生开展法治思维培育途径不光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掌握并树立法治思维,而是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法律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更是能够彻底贯彻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然道路。

1.3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作为我国以及民族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之外,也是其他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一群主体动力。因此,各大高校需要时刻爱护、关系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学生法治思维发展的同时,对学生不断展开法治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生最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治手段,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治思维不但能够更好的配合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要求,更能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开展依法治国的时代中,需要针对部分法律知识认知不够的学生以及法律素养不够的学生,展开全面的法治教学活动教学,以免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出现是非不分以及不够理性的情况,为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严重的损害[2]。

2 高校培育学生法治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工作存在部分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培育活动。

2.1 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的思维培育工作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对思维培育工作的认知不够清晰,没有明确法治思维对学生的重要性。高校对法治教学活动存在偏差,没有将学生的法治思维当做必要教学培养目标,导致教师以及学生不断忽视法治思维以及法治素养的教学工作,最终造成学生面对相关问题时无法提出高效的解决办法。

2.2 普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比较单一

学生的法治思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以及教师对其的潜移默化才能逐渐形成。教师开展法治思维培育工作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推进教学活动的进展。但是,现阶段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思维培育工作的手段主要依靠法治课堂教育。因此,在依法治校以及校内法治文化建设中,都需要将法治思维培育工作列入教學范畴中。

2.3 大学生法制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法治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部分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校对法治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各大高校单纯的将法治教育划分给专业教育,从这可以看出高校忽视法治素养以及法治思维对学生的作用,更不用说对学生展开高校的法治教学活动。其次,学校应用在法制教学活动中的手段过于单一。各大高校开展法治教学活动主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这就导致高校开展的法治教学课堂内容结构失衡,对于法律相关知识的部分比较少,在加上教师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严重缺少了法治思维以及法治理念的教学培育。部分高校法治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暂时担任,教师没有专业化知识理念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治教学培育,更不用说具有针对性的法治教学培育工作。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法治培育,导致学生的法治思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3]。

3 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有效路径

3.1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3.1.1 教师利用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法律认知

人的思维方式是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创建的,法治思维当然也不例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法治理论知识才能逐渐形成法治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培育工作,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传授法律内容,并帮助学生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这一情况上能够逐渐养成法治思维。各大高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法律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部分法律基础常识并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传播法律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延展课堂教学,使法治思维教学渗透在每个学生的脑海中。

3.1.2 通过实践教学培育学生的法治理念

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只是丰富了学生的法律认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转换自身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法治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培育能够充分掌握基础的法治思维,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各大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学生播放视频或者定期举办相关法律知识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3.2 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

3.2.1 组织高校法治文化宣传活动

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法治思维更好的发展。因此,各大高校建立相关法治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法治文化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这一环境中逐渐被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各大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宣传手段,例如校园内的广播、校园报纸以及学校网站等,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的教学宣传工作。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法治相关宣传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校园法治文化,促进学生的法治思维趋于完善的状态。

3.2.2 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以往高校管理中比较偏向于行政化以及人情化的管理模式,此种管理制度常常会出现权利比法大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创建一个完善的法治文化校园,保证学生处于法治校园环境中。这就需要学校从自身的管理制度入手,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情况。与此同时,能够保证建设内容比较统一的状态,将这一制度应用在各大学院管理中。其次,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后,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展开管理,并对其进行监督处理,保证学校能够按照这一管理制度开展教学活动。

3.2.3 建立高校学校法务监督部门

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并参与到学校相关法治监督部门中,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得到法治思维体系的完善。学校建立相关监督部门,由教师作为主要领导者,带领学生共同对学校进行法治监督,同时赋予学生部分管理的权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这样的监督管理制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也能使学生更加懂得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并体会到法治管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法治思维修养不断提高。

4 结语

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中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治理程度,利用法治思维进行沟通交流以及问题的處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不仅关系国家未来的建设,更是促进国家持续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不光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能充分帮助学生发挥其潜在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提升以及法治认知的觉醒。

参考文献

[1] 郑寰宇,焦翠革.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路径探析——以长春理工大学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v.31;No.156(3):147-152.

[2] 卢进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学生法治思维培养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81(14):28-30.

[3] 唐欣瑜.法治思维培养融入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7):114-115.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精准扶贫
用法治思维推动创新社会管理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45:46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