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风险溢价是降成本的“优选项”

2019-12-21 18:43:32邓海清
金融与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行政化溢价传导

■ 本刊特约评论员 邓海清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任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五大国有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只下降了0.66个百分点。故,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发力,才能完成年初目标。

从构成上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利率偏高很大程度在于风险溢价偏高。因此,在通胀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降低小微企业实际利率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降低风险溢价;二是降低无风险利率;三是采取行政化手段,如直接通过窗口指导、设置考核指标等方式要求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当前,若通过降低政策利率的方式来降低无风险利率会面临着以下障碍: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依然存在梗阻。二是继续降低货币市场利率,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引发新的风险,如:进一步推高CPI,刺激通胀;催生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价格可能过快上涨;“同业乱象”可能卷土重来;实体经济杠杆率抬升,影响结构性去杠杆的成果;没有为应对潜在可能出现的危机预留政策空间;超低利率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市场利率水平大起大落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和预期稳定等。若通过行政化手段,如直接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即降息)、进行窗口指导等方式也面临着诸多限制。由于当前银行开展小微贷款业务已经处于保本微利甚至无利可收的状态,这类方法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如果在不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或不能降低企业信用风险的情况下要求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银行将缺乏扩大小微信贷规模的动力,且因贷款利率过低无法覆盖相关风险,会产生“惜贷”情绪。而小微企业则可能被迫转向P2P融资、民间借贷等利率更高的替代融资方式,反而加剧了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发力点在于“传导和疏通”,并以“宽信用”为核心,由增加信贷投放量扩展到降低融资利率。而“宽信用”的主要手段是降低风险溢价,同时配合限制财务软约束主体挤出效应等减少市场失灵。长期而言,“宽信用”对实体经济发展有利,对债市则更偏利空。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并不存在快速扩张的趋势,因而在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速的情况下降低融资利率可能更贴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

猜你喜欢
行政化溢价传导
神奇的骨传导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07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