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特色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9-12-19 20:42:32邢谦育
活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森工林区院校

邢谦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宣传部,哈尔滨 150000)

引 言

高职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龙江区域经济、林业行业、生态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生态环保类特色专业群、高水平师资队伍、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营销类专业“职业经理人”精品人才培养、“绿色引领、实创一体”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特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体系建设、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已为生态建设行业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7 万余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被誉为“绿色人才的摇篮”和“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龙江新产业体系、森工集团公司改革以及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对生态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一、建设生态环保类高职院校,顺应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家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党和国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保产业迎来重大的发展契机。《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 年)》指出,到2020 年,生态环保人才队伍总量需求1463 万人。随着“十三五”建设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急需大批一线生态环保类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需要林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资源化利用等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作为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生态环保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高职院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建设生态环保类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生态新产业体系发展需要

黑龙江省是生态大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省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依托多年来生态化积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乎全省人民福祉,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黑龙江省“五大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林木深加工产业、林区商贸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业、北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三大新兴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林木深加工产业、林区商贸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北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走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子。

改造升级“老字号”。针对林木深加工产业、食品产业等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来改造,用培育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态类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家具制造与现代家居装饰等专业群,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时期发展要求。

培育壮大“新字号”。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我省确定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黑龙江是我国的林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优势,高职院校开设生态旅游与现代服务专业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巨大的发展潜力及人才缺口,都决定了建设高水平生态环保类高职院校是我省建设生态大省及“龙江新产业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建设生态环保类高职院校,推进森工集团公司改革以及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

国家林业局从大局出发,做出从2014 年4 月1 日起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性商业性采伐的决策。这项重大决策兼收改善生态、加速转型之功,对于林区改革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传统林业产业是以商业性采伐为基础的,面对新的形势,森工国有林区必须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国家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寻求国有林区新的经济支撑点。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目标为森工国有林区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为森工国有林区发展确定了新职责。

2017 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围绕基础在绿、潜力在水、希望在山,念好山水经、冰雪经,加快催生一批实体产业,把我省打造成‘两座金山银山’主战场”,进一步坚定了森工突出资源优势、做强“山水经济”、奋力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子的信心与决心。

《黑龙江省森工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产业转型新格局。

推进向三个方向转型:推进向生态产业、非木产业和境外资源开发转型。

建设八大绿色生态产业:重点建设森林食品产业、种植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业、北药业、营林苗木业、仓储物流业、境外资源开发业和林产工业。

建设十大产业集团:重点建设黑森绿色食品、森林旅游、园林绿化、森林经营、木业、矿产开发、仓储物流、资本运营、海外开发、建设开发等黑森企业集团子公司。

构建十大产业集群:重点构建食用菌产业、坚果浆果产业、种植产业、养殖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北药产业、苗木花卉产业、仓储物流产业、林产工业、境外木材采伐加工等产业集群。

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当前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林业类高职院校如果固守传统林业教育模式,必将阻碍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林业类高职院校应建立以森工企业转型发展为驱动的改革机制,适应国家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求。

四、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形势、高职教育发展形势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校需要新的目标引领和项目支撑,以带动学校不断实现新提升、新发展、新跨越。

“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龙江新产业体系、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对生态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开展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是我校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围绕建设生态特色鲜明、专业特色突出、就业优势明显、服务龙江区域(林业行业、生态产业)能力强、综合实力领先的“省内一流、行业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总体目标,在分析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大省及“龙江新产业体系”发展、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盘点学校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专业群、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科学确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举措。

以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重点构建与龙江经济、林业行业、生态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创设教师发展环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建成高水平教学团队;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院校治理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搭建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与创新载体,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营销类专业“职业经理人”精品人才培养、“绿色引领、实创一体”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特色,通过学生“素质优良—技能精湛—创新发展”的稳步提升,实现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加快实施我省“五大规划”、推进“龙江新产业体系”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

立足龙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五大规划”“龙江新产业体系”“森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围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森林食品产业、北药业、林产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体系,以产教融合为主线,重点构建与龙江经济、林业行业、生态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创设教师发展环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名师领衔、骨干支撑”的专业教学团队;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院校治理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搭建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与创新载体,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营销类专业“职业经理人”精品人才培养、“绿色引领、实创一体”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特色,通过学生“素质优良—技能精湛—创新发展”的稳步提升,实现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我校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协调、全方位渗透”的学生综合素质“立交桥式”培养特色,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职业技能培养中,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主要依据,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在“双证融通”的基础上,探索与企业联合为学生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形成“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培养模式。

将职业素质养成、德育教育、生态理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将孤立课程打造成多元化协调、全方位渗透的综合素质立交桥式培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以生态文化渗透为引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

通过“多元化协调、全方位渗透”的学生综合素质“立交桥式”培养的有效实施,改变了过度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技并重,通过学生“素质优良—技能精湛—创新发展”的稳步提升,实现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森工林区院校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沙巴大会魅力分享 森工健维盛装起航
家人相约年度庆典 2018与森工同行
森工健维年终庆典盛大召开 全国各地新老家人激情绽放——暨感恩一路有你,森工健维年终盛典表彰大会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森工健维招商会 不怕新人考察和提问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