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飙
(新疆生产兵团第九师小白杨中学,新疆 额敏 834601)
音乐和舞蹈虽然有着同样的产生背景,但二者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一个需要通过听力来接受,而另一个则是视觉的体验,而当音乐和舞蹈融合时,将会使人的精神得到高度的满足,自然地产生幸福感。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起到娱乐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为高品质的艺术修养打下基础。而舞蹈教学的辅助展开能够使得学生对节拍、旋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增强对音乐课程的喜爱。但结合当下小学音乐与舞蹈的教学情况,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对于实务教学有着非常大的探究意义。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音乐教师都缺乏培养学生乐理知识的观念,而仅仅将这门课程的作用定位为帮助学生愉悦身心,所以一般来说,教学生学习几首常见的儿童歌曲,便是大多数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这样匮乏的教学内容,无法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起到培养作用,对于有音乐天赋的小学生也不能起到正确的启发、引导作用,许多小学生的艺术专业化的翅膀也许就此折翼。
通常来说,小学的音乐教师与舞蹈教师由同一人来担任,但是由于音乐和舞蹈属于艺术的两个分支,所以音乐教师几乎都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如此一来,学生不能学习到专业且规范的舞蹈动作,由于他们的骨骼较为柔软,这对于他们的身形及未来舞蹈专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害的。虽然舞蹈是非常讲究节拍的一门艺术,有了音乐知识的铺垫,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由于音乐教师普遍存在的舞蹈基础问题,导致二者的融合遭遇阻隔,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大部分音乐教师缺乏舞蹈基础,因此要为学生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师,对其舞蹈功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舞蹈课程上,教授舞蹈动作时,必定会播放一定的音乐作为伴奏,而在音乐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乐曲等多种方式,使学生释放心理束缚,自如的根据音乐舞动,如此一来,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能得到最专业的辅导。
如前所述,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极富情绪化,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就要求教师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
比方说,广为流传的《数鸭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间进行互动,从而使学生“动起来”,而对于已经学习掌握的歌曲,可以开启教师唱歌、教师伴舞的教学模式,慢慢的学生也会跟随教师进行舞动,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更加火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舞蹈、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使歌唱更富感情。
艺术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形式,而往往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独特性。小学生的社会经历较为单纯,其艺术修养往往来源于天赋,这种单纯的艺术思维具有惊人的爆发力,所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想法。例如,二年级下册学习的《三只小猪》,歌曲中描述了三只小猪合力建造房子的场景,虽然歌词对小猪们的系列动作都有了详细的描述,但不同的学生在将其用动作表现出来时,还是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在课堂上学习这首歌曲时,教师要尽可能缩减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行编制舞蹈。从每个学生编制的舞蹈动作,就可以看出不同学生的性格及表现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艺术思维予以开发。
虽然在艺术方面,每个人的天赋有所不同,但想要使学生的音乐、舞蹈能力同时得到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后天进行充分的训练。当下,针对小学生的各种文艺汇演活动五花八门,事实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教师可以将感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在给予适当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创舞蹈动作,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艺术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看到有更广阔的视野,向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这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循环。
针对小学生学习的歌曲,都具有曲调欢快的特点,非常能够带动气氛。在课堂上,音乐教师不要拘泥于静态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律动性较强的音乐时,要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座位附近进行一定的活动,比方说《加伏特舞曲》,这首曲子是纯音乐形式,以使学生欣赏音律之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自由的进行舞动,自然的把舞蹈形式融入音乐课堂,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兴致也更加高昂。同时,这也与上文形成对照,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了满足,不仅能够影响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更主要的是具备对外表现自己的自信。
总的来说,音乐和舞蹈间有着很大的共通空间,这种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开展教学设计,同时学生也拥有更有感知艺术的机会,只要能够科学的予以执行,在实践中应该会受到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参考小学生的特点,探索音乐和舞蹈的新型融合途径,让学生真正感受艺术的美好和魅力,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