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娟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太和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5)
引言:在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之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日趋信息化,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塑造出更直观的学习情境;同时,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趣味、动态的刺激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不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从学生需求方面上看,信息技术教学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各个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应引起各教师的重点关注。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导课环节非常重要,试想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做好学习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讲解课堂知识的话,那么学生又会从中学习到多少内容呢?但是在现阶段的导课环节中,仍有很多教师会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这种枯燥的导入模式不仅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而且会造成课堂沉闷的基调。基于此,在组织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时,我们就应该学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情境构设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增添数学课堂的活力。
如在“圆的认识”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圆”,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借助小学生喜欢的小猪佩奇这一动画形象,利用多媒体课件设定如下情境:小猪佩奇想跟猪爸爸开车去城里玩,现在她需要为猪爸爸从三辆车中挑选一辆小汽车,这三辆车一辆车有着圆形的轱辘、一辆车有着三角形的轱辘、还有一辆车有着正方形的轱辘,你们可以帮助佩奇为猪爸爸挑选最适合的小汽车吗?在这个情境中,大多数学生都能知道有圆形轱辘的车最常见,但是对于“其他的车究竟好不好开?”这个问题就有很多学生好奇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辆车的动画开动方法,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圆形轱辘的车最科学、最好开;随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动画与教材知识讲解“为什么圆形轱辘的车最好开?”这个问题,以此唤起学生对新课知识的学习注意。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2】,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对于身心仍在发展中的小学生而言,要想理解这些知识点并不容易,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学生更喜欢动态事物这一心理特点,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直观观看中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如在“车辆追及与相遇”部分问题的教学中,在实际数学考试中这一类应用问题比较常见,然而虽然我们在课堂中对这种问题的解决策略讲了又讲,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一错再错,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细化讲解。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例题:A车与B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假如A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若这两辆车会在行驶5小时以后相遇的话,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大多采用的是画线段讲解的方法,但是对于这种方法很多学生并不好理解,因而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问题中的相关情境,并通过动画分析结合线段讲解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线段在这类问题中的辅助方式。因此,我认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这种直观的讲题方法能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课堂测验在课堂知识的落实方面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让教师把握学生在此课学习中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以此作为课堂教学反馈为教师指出下节课的教学方向,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课堂测验。在新时代教育下,为做好课堂测验活动,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将问题搬到大屏幕上的方法节约课堂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大数知多少”部分知识的练习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如“10个一万是多少?840802000=800000000+()+()+()”等问题,先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数学演算与练习,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标注相关位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题目讲解,对于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数字动画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对问题形成直观、形象的理解。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测验时,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应该避免一味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数学课堂测试时,我们应科学结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与讲解的方法让学生的课堂练习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情境构建、问题讲解等方法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攻克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