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滞后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常伴有心律失常症状。心律失常指的是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激动次序、传导速度发生异常情况,分成快速心律失常、慢速心律失常两种。其中快速心律失常主要由儿茶酚胺、心肌缺血等因素致心肌细胞自律异常所致,会增加心脏猝死可能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8 月~2018 年2 月在本院急诊科确诊后给予对应治疗的84 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 例。研究组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57~76 岁,平均年龄(66.54±3.27)岁;心功能级别:Ⅲ级22 例,Ⅳ级20 例;心律失常类型:阵发性房颤18 例,连续性房颤15 例,室性早搏9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58~77 岁,平均年龄(67.53±3.25)岁;心功能级别:Ⅲ级21 例,Ⅳ级21 例;心律失常类型:阵发性房颤17 例,连续性房颤14 例,室性早搏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使用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血压和心率的有效控制,同时,严格控制食物中盐量摄入,适当予以钾、镁元素摄入。予以为期30 d 的治疗。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实施胺碘酮治疗。给予患者胺碘酮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 g]0.4 g,口服,3 次/d,待服用2 周后观察患者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至0.4 g/d,若病情较为稳定则服用剂量可降至0.2 g/d。予以为期30 d 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及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标准[1]:①显效:经治疗,患者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快速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律;②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心房率下降;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几乎无任何改善,部分患者有病情恶化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心率及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较对照组快,P-R 间期、Q-T 间期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率及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率及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有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胺碘酮予以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4]。胺碘酮在临床上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对抗快速心律失常病症,能够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改善血液灌注情况,在进入人体后该药物能够对钙、钠、钾、α 受体、β 受体与离子通道结合予以有效阻滞,抑制细胞富集化,使动作电位时间得以延长,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自律能力、心肌传导能力[5-7]。同时,胺碘酮可完整保护心肌细胞膜,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减少大量心肌耗氧,从根本上对心室率进行改善[8]。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实施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心率增快,P-R 间期、Q-T 期间的心电图指标缩短,说明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的效果更明显、临床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总治疗质量,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广泛应用到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