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9-12-11 06:58:58宿茂伟钟隆柱陈盛宇付秀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全系入路结肠癌

宿茂伟 钟隆柱 陈盛宇 付秀华

右半结肠癌是发生于腹部右侧段结肠的癌症,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安全[1]。以往临床多采取传统侧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但该方法手术视野暴露效果欠理想,影响手术操作,易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且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可以借助腹膜、结肠韧带的牵拉作用,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7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2~89 岁,平均年龄(74.8±14.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33~88 岁,平均年龄(75.1±1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右半结肠癌;均符合手术指征;均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腹部手术史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术前进行胃肠减压,予以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面罩吸血,3 min 后建立静脉通路,予以异氟醚维持麻醉,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留置直径为10 mm 的套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传统侧方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治疗:由外向内分离,通过右半结肠脏层腹膜、筋膜钝性对肠管、系膜进行分离,在达到血管根部后,结扎,并切除肠管、系膜。研究组应用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治疗:即由内向外分离,先对血管根部分离结扎,在对肠管、系膜等进行钝性分离、切除,具体实施中以回结肠血管解剖投影为起点,沿着肠系膜上静脉主线,对血管进行解剖,进入筋膜、肾前筋膜筋膜平面,将胰头充分暴露,对十二指肠进行游离,侧方达到结肠侧腹膜后反折,上方至横结肠系膜根部。离断结肠供血血管根部,对整个结肠系膜进行切除,并彻底清扫回盲肠、右结肠血管根部淋巴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吻合口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4,P=0.161>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6.71±2.43)个,多于对照组的(14.98±2.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4,P=0.005<0.05)。

3 讨论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发现老龄化导致结肠癌患者数量显著升高,不仅会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3]。因此,采取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极为关键。

结肠癌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是新兴的一种微创手术,对于右半结肠癌,其后方存在一处无血管但富含结缔组织的空间,结肠癌患者的主干血管、淋巴结均处于右半结肠系膜叶中,通过该手术方式,不仅能保证脏层筋膜完整,还可以有效的切除包裹肿瘤的系膜,从而使其完全切除[4]。相关研究指出,中间入路、侧方入路是结肠癌全系膜微创切除术的两种手术方式,与侧方入路比较,中间入路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能避免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5]。谭洪波[6]研究中纳入病例为84 例结肠癌患者,研究组42 例患者应用中间入路治疗,对照组42 例患者应用外侧入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结肠癌采取中间入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后改善显著。丁洪波等[7]学者指出中间入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治疗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创伤性小,淋巴清扫率高,是重要治疗方案之一。本次研究中发现,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4,P=0.161>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0.8±0.2)h、住院时间(10.1±1.4)d 均短于对照组的(1.3±0.3)h、(12.8±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6.71±2.43)个,多于对照组的(14.98±2.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4,P=0.005<0.05)。说明中间入路治疗的效果更理想,与上述报道结果相近,可见,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中应用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治疗,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可以提高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能够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全系入路结肠癌
阿尔法S全新HI版领衔——极狐全系亮相天津国际车展诠释智能纯电出行
世界汽车(2022年11期)2023-01-17 09:31:18
欧航欧马可超级卡车全系国Ⅵ产品专属服务保障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3 07:15:54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华林:首发全球26款全系纯电动环卫车
专用汽车(2016年9期)2016-03-01 04:16:59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