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 张家瀚 王玲 杨卫红
摘 要:在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注重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和环境保护成为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站在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理念的视角,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不仅需要立足于政治层面,还要全面思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公路周围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注重绿色环保和资源整合的统筹兼顾,设计出优质的路线方案,使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策略,最后对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以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环境保护
路线设计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推动建设进度的稳步加快。一方面可以避免土石方施工量的不必要增加,从而降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桥梁、隧道等构造物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提供有效保证。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所谓欲思其利,必虑其害。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势必对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路线设计的前期工作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将其渗透到路线设计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和措施的实施来降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生态环境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自然失衡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将使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对生存环境具有较高要求的种群会向更适合的地区进行迁徙,部分植物不适应恶劣的环境而逐渐减少甚至在该地区消失。一些建设项目还对动物的活动空间有影响,比如一些鸟类无法在高速公路附近生活,部分两栖动物无法穿过高速公路,等等。如果它们的领地被占用,该地区的种群数量也会减少。除此之外,夜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通过灯光也会引来一些喜光物种,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1]。
(二)自然灾害影响
因为公路建设工程影响着当地地貌地形,相关人员在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地貌结构进行深入具体的勘探。虽然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灾害的产生,但是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地貌地形必然会发生变化。比如原来的山地可能会变成路堤,一些地方被开挖而形成路堑,使得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对斜坡造成一定影响,增大了水土流失的概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三)社会环境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建设在城郊或农业产区附近,这样一来,公路建设不可避免需要占用当地的农田,导致当地一些既有建筑物被拆除,不仅影响着公路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此外,还应花费时间与财力来解决搬迁后的居民安置问题。当高速公路开始运营之后,车辆来往在排出大量尾气而造成空气污染的基础上,还将造成很大的噪声污染,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四)水资源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难免影响一些地方的自然水体流势,使水流受阻、分流甚至堵塞。严重时,施工作业产生的建筑垃圾将导致水体污染,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和恢复程度。此外,一些高速公路可能会穿过池塘或水库,此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小型水利工程的让道问题,如果不注重水资源保护,那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不仅影响水源的水质,建成后还可能因为水库上游水源影响而导致蓄水量不足,对当地的农业灌溉造成严重影响[2]。
二、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策略
(一)树立整体设计思路
从大量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建成通车情况来看,高速公路难免对城镇格局有影响,在平原、山地或森林等地区均存在高速公路的身影。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等要素的不利影响,工作人员必须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角度来整体设计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保证公路建设科学合理且符合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由此可知,树立整体设计思路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在设计之初应先对预计经过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调查,协调好自然和社会等因素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使路线设计和环境保护得以有机结合,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施工前期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多元性等特点的难度较大的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对公路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在不断满足当地社会与人文对公路设计需求的前提条件下,还要通过积极调查来搜集整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基础资料。此外,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可行性,为高速公路的路线形式、路基、桥梁、隧道等要素提供充分且可靠的科学依据。比如,综合运用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来及时调整农田、工业等用地情况,以实现有效减少土地占用的目的。在保障路线设计方案既安全又实用的基础上,负责人需要通过科学的平纵指标来对比分析各种路线设计方案,譬如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案中,围绕缓和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和回旋线等要素进行综合运用,以弥补各种平面线形要素的不足,使其更加协调。以高速公路沿线地形来考虑公路的纵面线形设计,确保缓坡平顺,以便为过往车辆提供一个较好的行车视距,从而緩解驾驶司机的行车疲劳[3]。
(三)高速公路选线定线
在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中,选线定线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一,虽然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推动沿线城郊等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路线与城郊之间的地理位置考虑在内。高速公路距离城郊等地区过近,或者经过城郊地区,不仅对高速公路建成通行后的服务等实际情况造成影响,还会对沿线附近的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反之,如果高速公路距离城郊等地区太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第二,高速公路需要把公路沿线周围的风景区、度假区考虑在内。公路建设项目不得对这些古迹和遗址有较大的破坏,必要情况下,为了带动旅游事业发展,相关负责人需要与当地政府和文化保护部门进行协调,制定一个最合理的公路设计方案。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应避免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有必要对高速公路的两侧设计一些穿越通道,以便不影响当地保护动物的生活习性[4]。第三,路线设计还需要将沿线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考虑在内,如果当地建设有基本农田保护区或较重要的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应为这些设施而绕道建设。除此之外,对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特殊情况的地区,要进行原发性病害和诱发性病害调研,以免增加当地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四)优化路线设计方法
在设计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工程所在地区的实际地质地貌情况。首先,秉持综合全面优化的原则,把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作为路线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减少不良地质断面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山区地形中开展工程建设时,重视沿溪线、山腰线或越岭线等问题。在这个阶段,相关负责人需要重视平纵设计,掌握各种路线线形的优点与不足。比如,曲线形相比于直线更优美、更平滑,适合在一些局部复杂的地形中广泛运用,此外,曲线设计对驾驶员疲劳驾驶具有缓解作用,在一定程度能够保障驾驶安全性。不过,在一些重丘地区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时,一般采用两条反向曲线相连的S形曲线。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平纵线形的长度之间的平衡,结合实际来选择高速公路的平纵线形指标。其次,对高速公路进行路线设计时以因地制宜为指导核心来充分考虑地形、隧道、桥梁等组成要素,为高速公路的绿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后,根据高速公路建成通行后的运用来确定前期的路基、弯道、排水等设计,避免设计方案与建设效果出现偏差,导致便民的基础设施不便民。
三、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为了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相关负责人需要重视环境保护理念的有效渗透。在路线科学设计的同时还应与该地的地形相匹配,保证高速公路充分融入自然生态环境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不破坏,这样才能对生态、社会、人文带来最大的保护。比如,为了明确高速公路绿化带的适合种植植物,需要以沿线地区的土壤、气候、地质等具体情况为依据,来选择易于存活、生长的植物类型。在高速公路两侧区域的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排水沟设计和边坡绿化生态设计,以此来提高高速公路的生态保护效果。此外,在设计与边坡防护有关的方案时,应尽量采用柔软自然的曲面,通过为边坡栽种一些低矮植物来绿化环境,这样还能形成一堵绿色植物挡土墙,增加安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在保证自身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需要坚持环境保护。必須严格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沿线地区具体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绿色、环保、安全的路线设计方案,在不增加工程难度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选择合适的技术指标,实现节约用地、环境保护的目的,使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董超锋.浅谈高速公路设计中对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尚品,2017(6):195.
[2]孙聪.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7(1):94-96.
[3]姚舜禹.山区公路线路设计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7(2):119.
[4]彭秋影.浅析基于环境保护的高速公路路线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78.
作者单位:
况振华,文山州广那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张家瀚,文山州广那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王玲,文山州广那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杨卫红,云南道庆生态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