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波
图1 六方多穆
手工艺品是人类社会最为久远也是最为灿烂的一部分。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物为我所用”,将自然界中的东西利用起来打造出自己所需要的物件。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才有今天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制作。
陶器制作是将土或泥等先塑造成型,再用火烧制最终才能脱胎换骨。早期的陶制品比较粗糙,也无过多的装饰,且多有裂纹,仅满足人们的生活使用需要。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时代的更迭,手工艺水平明显提高,形态各异且制作精良的陶器制品便出现了,直至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的出现将中国的陶器制作推向了高峰,这种用紫砂泥烧制而成的茗器不仅造型十分美观,且性能独特,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饮茶和茶道活动的需求,紫砂壶也由此声名远播,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有人为其著书,将各种美好的品质都赋予紫砂壶。
从图“六方多穆”壶上能看到它从传统六方壶演变过来的过程,和对传统紫砂壶形式的创新。因此从创意设计这一角度来进一步阐释此件紫砂壶的造型特点和美学价值,以期对以后的紫砂壶制作、欣赏提供新的角度。
此壶整体呈棕褐色,颜色柔和,中正醇厚,表面打磨的细腻毫无瑕疵,有光器艺术品透亮无暇的质感。在颜色上,手工艺人仍以凸显紫砂泥原料的质感和成色为主,这也是展现手工艺人工艺水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六方壶是紫砂壶之中的经典壶型之一,通常由六面相互契合而成,有较强的立体几何感,同时有和谐统一的美好含义在其中。
此件紫砂壶整体似一个竹筒,壶身一侧高耸将壶盖部分完全包裹于中间,因此壶的整体感较强,上下皆成一体。壶身呈一个圆柱体,较高,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其中中段与下段为一体,中间有凸起线纹将其准确分割,上部则成半圆包裹状,边缘为不规则波浪形设计,十分优美。壶身整体由六面拼接而成,有较强的立体效果。
壶嘴纤长,壶把手大气,呈耳状,这两部分设计皆成方形,与壶身的整体设计相互配合,形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壶嘴优美的弧度,将有棱有角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形成柔美与健壮相统一的风格。
紫砂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由线条构造而成的艺术品,具有美术上的美感。传统紫砂壶或是表现方器的中正,或是表现圆器的饱满,而此件紫砂壶却在一定程度上将二者统一起来。除此之外,传统紫砂壶较为小巧精致,容量有限,而此件紫砂壶高大的壶身却将容量扩大,同时圆柱体的设计又不显笨拙,并将六方的特点表现出来,充满艺术气息。六方壶这一壶型在制作时本就充满难度,要做到各部分大小均匀,结合紧密自然,还要考虑整体的比例,而此件紫砂壶采取的这种“三段”设计就更需要手工艺人有着高超的技术。
此件“六方多穆”紫砂壶艺术品在凸显对传统紫砂壶壶型继承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出手工艺人自己对于紫砂壶艺术的理解。手工艺人创造性地将传统紫砂壶造型进行了变革,竟带来了全新的艺术美感。手工艺人并没有采取多么复杂的雕刻装饰,而是通过线条的变化来呈现紫砂壶的创新之美,使得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传统艺术品的向前发展需要手工艺人勇敢的向前推进,紫砂壶的古典气息过于浓厚,使得人们难以走出传统文化这一范围。而这件“六方多穆”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借鉴,虽然内涵依然是传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造型结构的改变使其凸显时代内容,使其充满创意特色而又不扭曲紫砂壶本来所具有的古典东方美,同时也能体现出紫砂壶艺术的包容性,这也正是它能发展到现在仍然具有魅力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