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平度市技师学院
关键字:职业教育 信息化教学 实效性
课堂应该是知识传授、思维碰撞的场所。新时代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教师供给和学生需求出现了不匹配、不平衡,这是因为在新时代中知识产生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大学、慕课的出现,使人人都能接受到优质教育,知识的传递方式、时间空间限制冲击着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交流,我们的供给方式就是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要改变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在职业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增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是智慧教室、学习空间,是进行交互学习的场所。在课堂信息化的支撑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构内容、再造流程、革新评价。
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加,人们接受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迫使一些院校增加了职业教育项目。如一些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实施职业教育等,为解决社会人士无法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接受教育的现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随着职业教育开展的日益频繁化,信息技术用于职业教育在解决社会人士接受教育的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对于教师而言,采用信息技术实施职业教育也减轻了教研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综合现有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职业教育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其一,解决了现有在职人员无法利用正常工作时间接受教育的困境;其二,信息化职业教育模式也降低了教育成本,即学费等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少,减轻了职业人士的经济压力。其三,通过信息化职业教育方式,使得广大社会人士均能很好的接受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居民素质及技能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主要趋势,相关院校应采取有效方式解决及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现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现状及日常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具体如下:
1)教学模式及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现有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大多教师未能真正领略到利用现有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价值及未能正确认识到该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从而对于该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观念上不太认同,从而使得在一些课程设计与讲述中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积极性不够,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能力薄弱,造成了该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及教学资源浪费。
2)教学目标不足;对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在目前教学中,很多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课本依赖性强,且存在主观臆断情况,对学生实施一些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其相对于接受教育的人群而言,且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使得其教学效果差。
3)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受职业教育的影响,大多学生对该类教育重视程度低,在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教学时间少。对于一些职业化人员来讲,受家庭及工作的影响,其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如在课程设计中不增加一些吸引学生兴趣及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共鸣的内容,则在日常学习中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
4)教学评价方式欠缺;对于职业教育开展而言,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关键,而针对教育接受人群的的特殊性及职业教育开展的特殊性,如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一则教学评价工作不好开展;二则在评价工作开展中缺乏监督机制,给评价工作开展造成难度。
综合现有情况及为应对目前职业教育的价值,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1)优化教学模式及改变教学观念;结合现有情况,其一,教学应从职业教育课程实质入手,优化教学模式,采取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方式实施创新,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向引导式及互动式过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景及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师教学观念也是主要问题,任课教师自身应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结合课程实际及教学大纲,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结合现有教学情况,教师应强化对日常教学大纲的理解,从大纲总体要求及课程实际出发,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使教学目标及实施具有规划及计划性。
3)创设教学意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深奥,不易理解。对此,在对学生教学中应在适当时候创设教学意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对于现存在的不足,学校应加大人员及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如不断引进专业人才或加大教师团队建设,加强对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及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引进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另,合理设置课程课时也是关键,如增加教学课时等,可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创造充足的时间。
5)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成果汇报、观察提问、作业检查等。评价不改变,教学没改革,评价应有诊断作用。其一,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效果不佳的原因。其二,评价应有激励作用,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性地记录成绩或记录 学生表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其三,评价应有调节作用,评价的过程可以让师生了解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综上所述,关于职业教育的开展对提高现有社会人员技能及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减少现有社会所面临的失业问题及增强生产力问题。而结合现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一些上班族不能按照正常学习时间参加职业教育的目的,本文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实施问题展开了讨论,从教育课程设计、学习积极性、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可为后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及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提供参考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