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建设

2019-11-30 13:11:14张冬梅甘肃省财政学校
数码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院校

张冬梅 甘肃省财政学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中职院校迎合互联网潮流开始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的改革。“互联网+”推动了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促使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产教结合”和专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增加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下实现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转型,是广大中职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项技术型人才,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职教育的发展,因此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顺利完成“互联网+”和中职教育的有效结合,必须要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中学计算机教学内容重复过多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目前大多数初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用作学生毕业升学的必考科目,以培养初中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能够学习到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PPT,Excel),某些初中甚至开设了简单的编程课。而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很多与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相重复,导致无法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各个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教育部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资金的加大,多媒体设备逐步在中职院校普及,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升学生的受教育体验。然而许多中职计算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恰当,很多时候都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PPT 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错误的应用方式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授课只是按照PPT 照本宣科,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操作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合理的考核制度

现代化教育要摒弃传统的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制度,要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如今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考核都是采取“无纸化”模式,学生通过期末的上级操作和答题,最终由系统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虽然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但忽略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便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别

在中职院校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也不同。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很早就接触计算机,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和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这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高。但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偏晚,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较少,导致他们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学习感觉吃力。在如今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以中等生作为参照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这也导致了部分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受挫。

二、如何在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下建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

(一)重构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

由于中职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且中职计算机应用专项生就业方向众多,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 课程体系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划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化的培训。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应该从课程标准、师资力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要采用分层教学,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应用教育体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分配教学资源。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注意因材施教,合理分配师资,保证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教学管理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方式,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经验,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为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真正价值,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精心选择“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练习题目”等电子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开展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上机练习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为平台,让学生从不同板块中选取题目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利用“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能够增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同时也能减少学生抄袭作弊情况的发生。

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和基础操作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采用“超星学习通”为基础平台,让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基础操作练习,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项录制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进行在线或离线观看,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后再根据教师布置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三)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需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音”的考查评价模式,通过多元化的考核科学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例如,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可以参考大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即平时作业成绩和上课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这样一来,单一的期末“无纸化考试测试”评价标准被弱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应该以资金支持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计算机知识。如今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进行变革。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院校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