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高职实践类微课资源序化探究

2019-11-30 13:11:14许金元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解构实践性微课

许金元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改革,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终身化是目前职业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就是明确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只有不断的创新,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才能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高职各类信息资源在目前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开发和应用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

1. 研究综述

目前高职院校的改革已经从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向着重视就业能力方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高职课程改革中行动导向的实践类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明确的区分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时间内容的学习,往往将一些实践、生产类的知识当成理论知识讲解。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就是实践导向模式的目标,首先就是会做,将高职课程门类根据工作任务划分,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就是了解和掌握实践过程和实践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因为师资条件、设备条件、环境等影响,产生脱节,教学与现场缺乏结合,造成高职教育时间性环节没有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目前高职实践教学改革因为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职业教育信息化因为微课、虚拟现实技术、翻转课堂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呈现形式。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微课,有着易于呈现、短小精悍、扩充方便的优势,是目前高职实践类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课程模式。

2. 实践类微课内容知识元提取

实践性微课知识实习实训内容根据实践类课程的特点不同也有所差别,分析和研究其课程内容,找到实践性知识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知识的不同点在于知识观的差异,高职课程主要是根据职业知识观和技术知识观进行设计和选取。

2.1 提取原则

知识元的分布根据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具有特殊的指向性。传统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内容为核心,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微课服务知识元内容。目前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实践性微课制作内容知识元提取一定要根据实践性微课的特点和课程的特点,对实践类课程和微课之间的关系采取争取的处理方式,想要更好的实现实践性微课的有效性,就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解构和重构知识元。

(1)必要性原则,传统课堂中一些很难呈现出来或者难以理解的解构内容,以及短时间内很难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提取其中的关键点,不用做到特别的全面。(2)准确性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本课程所对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进行解构选择。根据行业准入标准,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对知识点进行解构。(3)可扩充性原则,为了易于扩充和重组,解构的知识元主要为半结构化。

2.2 提取内容

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对实践性项目进行提取,知识点进行拆分,形成实践性知识元。每个知识元都是独立的,可以实现更新;同时又有连接性和扩展性,每个知识元和其他的知识元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单元。知识单位能够作为传统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又能作为网络课程。

3. 高职实践类微课序化

在解构课程内容之后,优化实践类微课资源的必经环节就是对知识元的序化和在处理制作,知识的推出和呈现在后网络时代呢中还仍然需要完整的顺序和框架。教育学家曾经指出,课程就是一个存放了经验与知识的书架,想要更加容易和清楚的获得知识,就要对书架进行整理和划分。根据设计者的实际经验,按照科学的规程,将一些可以被制作成微课资源的序化管理。序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整体知识结构上的序化,就是对微课之间的排列顺序和联接进行序化;另一方面是从对象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将高职实践性微课中的内容分为优先呈现和后期呈现两种。

3.1 序化原则

(1)面向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序列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项目为主体,关注工作过程,实践性微课内容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学生就业实际需求制定,满足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2)形式上符合微课特点,微课的具体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内容的必要性,还要考虑微课上知识元的呈现。

(3)结构上满足行动体系,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是行动体系的主要特点,依据行动体系对总体结构进行序化。

3.2 高职实践类微课体系序化

(1)微课资源的顶层设计要选择适合于微课制作的知识元,微课的资源序列通过一次序化完成。针对主体特点和要求对高职实践类微课序化设计,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对行动体系创新。对课程的项目主线进行提取,提取的每个项目都能单独作为一系列的微课,每一系列项目都能完成实际应用价值。采取非线性排列的方式对一线工程实践项目进行模拟,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进行学习,每个项目中的微课都有自己的顺序。根据项目的分析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将离散的知识点和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树立工程化、系统化的理念。

(2)具体设计,按照及时化学习和微学习的思路,根据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优势,对微课工作过程进行设计,采取现场化处理和碎片化的方式对选定的知识点进行处理,实现视思结合。

(3)开发,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根据前期的设计。

3.3 实践性微课微观结构序化

序化模式需要建立认知焦点,才能促进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知行合一。微课根据实践内容的差异可以分为软件应用类、现场制作类、混合类三种,每种模式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微观结构,其结构序化的顺序一般为首先考虑其技术和内容的适配性,然后工作过程,最后是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考虑。

4. 结论

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一般都是属于平行结构,学生的心理顺序按照学科顺序的不同有所差别,职业教育中行动体系课程知识内容的序化是按照工作过程的串行结构进行的,所以高职实践类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以重构解构为原则,有效提取并重新组合,使用多次随机存取结构,进一步的提升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解构实践性微课
还原
解构“剧本杀”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14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26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中国周刊(2018年4期)2018-05-15 02:57:58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