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特征分析与教育方法(上)

2019-11-30 05:02:02梦洁
奥秘(创新大赛)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习惯阶段

●梦洁 编

从儿童期,到少年期,再到青春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孩子都会遭遇各种不期而遇的荆棘与坎坷、压力与挑战、打击与转折,都会经历各种心理波动与起伏。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讲,怎样才能打破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藩篱,实现有效沟通,帮助他们调节好“压力阀”,和他们一起走过这段难忘的成长岁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家长怎样才能跟孩子更好地进行沟通吧!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教育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教育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教育方法

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

10-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控制力、意志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教育方法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教育方法

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老师、家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教育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逐步为升初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习惯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上课好习惯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4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