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如何受教育

2019-11-19 02:18:54代浩静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进修学校工作坊研修

代浩静

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发挥多方合力,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扎实有效实施?我们在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中引进教师工作坊混合式研修,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

一、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基于教师工作坊的中小学继续教育依托网络平台,采用“网络课程学习”+“集中面授”+“网络互动研修”+“校本研修”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构“培训研修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立体式培训结构,实现了培训、教研活动的平台化、一体化,打造研训学习共同体,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促进了教师研训的社区化、校本化、专业化。

1.网络课程学习

网络课程学习以通识性课程学习为主,重点是教育教学理论引领和教师素养提升,是全员性学习,实现保底夯基。

2.集中面授

根据教师工作坊建设和研修推进需求,分别对學校师训负责人、工作坊坊主、工作坊坊员分阶段开展不同学时的集中面授。

3.网络互动研修

在工作坊坊主的引领和学校的支持下,教师依托网络平台,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特别是通过网络直播,直观地实现互动研修,可大大提升网络研修效率。

4.校本研修

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有机整合,一方面校本研修为网络研修提供一定的主题来源,另一方面网络研修的成果可以指导和运用到校本研修中。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二、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通过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发挥合力,对教师研训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

1.管理主体及职责

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的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局)、高校、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教育相关实施和指导意见,下发通知文件,通过行政管理推动教师培训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具体包括网络课程的审查,工作坊的组建,坊主的遴选,工作坊集中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坊网络研修的推进与督导,工作坊阶段成果的整理与呈现,以及校本研修的指导与督查等。

高校为继续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协助完成学校负责人和坊主培训,给予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同时在网络研讨和集中面授中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理论指导。

学校是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工作坊混合式研修的参与者。学校要从管理层面积极发起、组织、管理、督导教师参与工作坊混合式研修,在业务层面将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工作坊研修有机结合,促进研训一体化机制的形成。

2.管理内容与方式

和以往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比较,基于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基于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更多关注坊内活动数、资源数、学员的参与次数和深度,关注学员的研训过程。

(2)由关注“学”向关注“用”转变。学习是为了应用,基于“用”的“学”才是有效的“学”,基于工作坊的继续教育将工作坊混合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学用结合。

(3)由关注个体向关注全体转变。工作坊混合研修着力打造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研究共同体,改变了以往以个体学习为主的继续教育模式,更多地去关注团队的共同成长。

(4)管理渠道向立体交叉多项拓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将教师、学校、工作坊、培训管理部门等培训要素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立体交叉式多项交流,评价主体也更加多元化,学员自评、成员互评、坊主评价和培训管理方评价等有机结合,依据网络平台记录数据和实例开展综合评价。

3.管理的组织架构

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继续教育管理分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条线,分别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行政管理线以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为组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副组长、各学校主管师训的领导为组员,建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业务管理线以高校专家为引领、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为纽带、坊主为核心、成员为主体,形成专业研修团队体系。在这两条管理线中,教师进修学校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纽带和支撑作用。

三、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问题

1.工作坊的组建

一是按照学段、学科分坊,如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坊、初中物理教师工作坊、高中英语教师工作坊等。二是分年级建坊,如果人数较少只有一个坊,可以按年级划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个性化研修。组建工作坊时要兼顾学校间的均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搭配,以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2.坊主(包括组长)的遴选与培养

为了推进教师工作坊混合研修与校本研修的实质结合,坊主、组长的遴选和培养要尽量做到“三要”“一不要”:“三要”,即一要有专业热情和态度,二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三要在学校担任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引领任务;“一不要”,即尽量不要选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做坊主和组长,尤其是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以避免行政事务冲击研修业务。

3.研修主题的设计

研修主题的设计要有引领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用性。研修内容要和学员的日常教学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可以从实际教学工作中提炼主题,助力教师专业提升。研修主题一是来源于网络课程,实现对网络课程学习的后续跟进,有效引导坊员深化网络课程学习;二是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引领学员进一步深入把握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的处理和教学策略运用;三是来源于学校教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

(本文系豫西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办公室、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处的课题“基于教师工作坊的四位一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yxpqz-001)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进修学校工作坊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18:24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成才(2017年6期)2017-06-24 09:35:50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近代史学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6:04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教育(2017年1期)2017-02-13 08:14:49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