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2019-11-15 08:34:10
时代经贸 2019年31期
关键词:进项税额筹划发票

余 梦

一、引言

作为两大税种之一,建筑行业所缴纳的营业税在税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营改增实施到国家的几次减税降费,建筑业一般纳税人企业缴纳的税率大幅度上升(由3%的营业税变为9%的增值税)。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影响: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下有着多种筹划选择的空间,例如纳税人身份和物资设备采购等。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税务管理进行有效规范,税务风险从而有所降低。同时,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分批抵扣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那么企业就可以改进其技术,引进新设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增值税纳税特点即只针对流转环节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不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压力。相对应的有积极的影响就有不利的影响,第一,建筑施工企业纳税负担增加。营改增之后,主要纳税人由总承包商自主纳税变为由总承包和分包人共同纳税。第二,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较大,且种类繁杂,并非所有供应商都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倘若与其合作的小型供应商或者个体户,在自身资历问题的限制下提供不出来增值税专用的发票,那么企业在抵扣进项税的过程中这些材料的成本就无法算进去,缴纳的税款就会增加。最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负担增加。往往建筑施工企业个别项目是跨地区进行,涉及的地区广泛,因此企业不得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工期方面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企业会在项目地点就近采购原材料,复杂又庞大的业务网使发票的获取情况变得不可预测,这样就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的难度。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

(一)纳税主体和纳税点的变化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申报纳税点发生变化,由应税劳务的主管税务机关变为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另外,营改增之后,征税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建筑行业涉及的交易主体众多,例如水泥供应商、工程勘察等的营改增问题也会影响建筑企业的征税范围。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征收调整之后会出现人力成本变高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成本比较高,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建筑施工企业的总成本的20%到30%是由人力成本构成的。营改增的规定中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额外缴纳10%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相应的进项税进行抵扣,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费就会大大增加。除人力成本变高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存在着获取发票困难、工程联营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其税负压力。

(二)影响企业的施工决策

施工建设用的固定资产在建设施工企业全部的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的资产价值不菲,同时产生的进项税额也很大。我国目前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规定中提到可以全额抵扣,这给建筑施工企业及时更新固定资产提供了便利,其工程质量也有望得到提升。营改增后,工程项目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中一项重要依据就是其能否提供增值税票,因为在税改前,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原材料的采购主要是由甲方负责,最终的材料款会在结算工程款的时候从总额中扣除,因此材料部分的增值税发票也由甲方留存,而建筑施工企业仅得到结算单。税改后,上述的流程有所变化。建筑施工企业自主负责材料采购,然后将采购的增值税发票交给甲方。建筑施工企业缴纳的税款在这种开票流程之中就会有所降低。

三、基于“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税收优化策略

(一)规范企业纳税筹划工作

增值税管理和控制要求严格,计算征收过程复杂,且纳税筹划的空间比税改之前广泛,因此,尽早谋划和制定科学的纳税筹划计划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首要工作。首先,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合作伙伴的选择,例如供应商、融资渠道或者劳务公司,以及项目需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都要深思熟虑之后作出决定。为了降低税负,企业应当优先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合作,这样有利于后期管理增值税抵扣工作。此外,无论是材料的报价还是供应商的资质,企业都应当认真地对比和分析。对于零散的建筑材料,最好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够实现最大额度的抵扣。其次,为了方便抵扣进项税额,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由本企业采购甲方指定的材料的方案;对于经营规模较小且进项抵扣不多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则有利于降低税负压力。

(二)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其一,建筑施工企业在规范内部的财务管理之前需要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营业税两者的差异,同时关注税率调整政策,然后及时对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进行调整,规避财务风险。同时也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或安排外出学习新政策,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发票管理和财务管理得到优化。其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对税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达到规避和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而科学又经济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例如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降低劳务成本、提高生产自动化率进而增强了企业生产力,同时引进和购买的机械和设备所带来的进项税额的抵扣也能够减轻企业税负压力。

(三)强化合同管理,降低税务风险

规范的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项目开工前期合同中对于计税方法和纳税人种类的选择要慎重,因此前期的谈判需要财务人员参与才能对合同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合同中也要明确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违约赔偿责任等,并将合同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和税务进行合理分配。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增值税管理的思路和原则渗透到合同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需要先拿到发票再结算付款,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和运营成本进行有效降低。

(四)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财务集中管控

在营改增的大背景下,粗放式管理逐渐显露它的弊端,尤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顺势而为,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精细化财务管理,集中管控企业财务。对于资金雄厚且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实现税收的统一筹划,可以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来实现。此外,在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完善税务筹划体系,而且同时可以实现纳税申报半自动化。最后,为了保证项目交易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做到四流(合同、劳务、资金和票据)的一致,对票据以及资金支付进行集中管理和审核。

四、结束语

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尤其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税务工作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规划合理科学的税收筹划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并规范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下,井然有序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猜你喜欢
进项税额筹划发票
电子发票全面推广
公民导刊(2024年12期)2024-12-31 00:00:00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营改增”后对不动产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5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财会通讯(2017年13期)2017-12-22 23:52:22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商情(2017年21期)2017-07-27 22:48:36
浅析“营改增”后四个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山西青年(2017年23期)2017-02-01 16:45:28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