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音乐会在小学高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12 19:59:06李帆
报刊精萃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会分组班级

李帆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赖店中心小学

“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这种评价方式非常适用于小学高段音乐教学,因为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个性成长发育的重要转折时期,该时期的学生一般都渴望摆脱外界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班级音乐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展示自我,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下面就“班级音乐会”在小学高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身的观点。

一、“班级音乐会”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音乐课上,如果按以往的模式,由老师硬性规定内容进行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有些还对此甚为反感,而选择“班级音乐会”的形式,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在这过程中,学生同时担任着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他们可以自选曲目,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排,发挥的空间很大。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原动力。因此,音乐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班级音乐会”是学生发展音乐兴趣,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們可以尽情展示自身才华,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新课标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班级音乐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得以发挥。在“班级音乐会”上,常常会出现一些优秀的节目,让师生都大为惊叹,如有的节目由学生自己组成乐队进行表演,乐队里面有主唱、伴唱、吉他手、键盘、鼓手等,他们结合曲子的特点改编创作,虽然在打击乐的节奏型创作上面不太完美,但他们敢于去创造,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就已经很值得去赞许了;有的节目是歌舞表演类的,学生自己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和歌曲风格,进行舞蹈创编,整个节目的动作设计、队形变化、及演唱的人员分配都安排得非常合理;还有的节目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乐器的创作,如用饮料瓶装进沙子制作成沙锤,用凳子当做鼓为歌曲进行伴奏,让节目有更好的听觉效果;事实上,学生的创造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很多,只要教师给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展示的平台,他们就能大放光彩。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新时代青年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校园生活中,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班级音乐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完成,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良好的同学关系。在筹备节目的时候,学生需要共同完成节目的编排和演出,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跟同学沟通和配合,如在编排舞蹈、制作音乐、道具租借等方面的分工;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学生需要跟同学商量进行协调,如在节目构想方面,同学对表演的类型或演唱的歌曲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在出现困难的时候,学生要学会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一起去探讨解决的办法,如音频的剪切及演唱中的技巧问题等等。在“班级音乐会”的准备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较大的帮助。

(四)提高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

在“班级音乐会”中,我们通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培养、提高学生欣赏、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十分有效。学生自评是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种自我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而教师点评主要是教师有针对地提高指导性的评价标准,校正错误,用肯定的语言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班级音乐会”的实施步骤

(一)明确要求,充分准备

首先,在开展“班级音乐会”之前,教师需向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如每组的人数、节目的类型、歌曲的主题、评分的标准、音频资料上交的方式、排练和展演的时间等等,只有提前跟学生详细说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的任务,保证节目的质量。

其次,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编排节目的经验,一开始肯定会找不到头绪进行排练的,因此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搜集一些节目表演的视频或者是往届的优秀节目视频,提供学生参考,为学生提示排练的要领,使学生更快地进行到排练的状态中去。

(二)民主分组,合理分工

“班级音乐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但教师无法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由教师随机分组,不管学生之间能否融合一起,是否能促进讨论交流,这样的分组是很不合理的,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建议学生尽量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个人的性格、喜好、特长等情况自行分组,之后再从小组中推荐出组长来进行组织。这样的做法以学生的意愿为主,能较好地增加小组的和谐度,减少组内的意见不合。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合理评价,“班级音乐会”就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教师应好好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放飞学生的音乐梦想。

猜你喜欢
音乐会分组班级
搞砸的音乐会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失败的音乐会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分组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