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2019-11-12 19:59:06张菊香
报刊精萃 2019年4期
关键词:师生生态语文

张菊香

四川省南江县赶场镇小学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注重追求以学生为主体,追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注重创建持续有效的学习性课堂氛围,营造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呢?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构建生态课堂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课前导入,不但可以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投入学习当中,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救知欲,诱发出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厚积而薄发,在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可行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要把抽象的语文概念用朴素、简约的道理讲出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要为学生预留自主思考的空间,提供充分交流、展示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指引学生走出困境。

二、营造和谐发展的语文课堂

现代化的教育应该是和谐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谐一般是指人际关系而言,课堂中的和谐包括师生之间的和谐与生生之间的和谐两个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和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首先必须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赖和亲近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自由、自在、自如地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生生之间的和谐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语文教育,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帮助学生体验语文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容选择要有所不同,具有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有集体观念,要提倡合作学习、帮扶学习,在小组讨论和完成作业时,要把好中差学生进行搭配,让好学生帮助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三、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主要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師除了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外,更要善于利用好来自学生生活的资源,更多地探讨、研究来自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引发自己情感的共鸣和思索,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二)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以积极地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问题又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过程活动化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更是儿童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获得的知识比听教师讲授的记得牢固得多。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掌握住抽象的语文知识。

(四)作业布置实践化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印证知识。如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外延伸题目让学生实践:绘制一幅我们的校园图。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根据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对校园中的建筑、操场等进行测量,确定位置,绘出了校园图。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结成语文兴趣小组,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再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化

小学生都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激励的语言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如“讲得好”“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真了不起”“这道题你解答得真棒”“你比老师想得还好”等,这些评价的语言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进行有差异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肯定其学习的成绩外,应更多地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其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应更多地发现其学习上的闪光点,使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教师要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寻求适切的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打造出自然、和谐、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才能实现生态教学所追求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师生生态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麻辣师生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