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和肺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影响

2019-10-29 05:54:14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金艳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附表状况护理人员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金艳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平均(69.5±2.4岁);对照组男30例,女16例,平均(70.1±2.9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肺功能训练: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了解,并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解相应的疾病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认知。使得患者了解到负面心理对疾病治疗的负面作用,从而更加积极的树立健康心理。②肺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做一些上肢运动训练,促进患者身体素质的提升。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法,指引患者采取立位、坐位、半卧位,双手放在腹部及胸部,放松身体,进行平静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嘴,深吸缓呼,在吸气时延伸到腹部,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收缩腹部,最小限度的进行胸廓活动,每分钟7~8次,每天练习两次,每次进行10~15min。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状况,得分同患者不良情绪呈负相关;通过SF-36量表调查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状况,得分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呈正相关;并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肺功能改善率[1]。

1.4 判定标准 在判定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的主要依据为FEV1/FVC改变率,其分为无效(改变率增值<15%)、有效(改变率增值处于15%~24%)、显效(改变率增值≥25%)三部分,改善率=100-无效率[2]。

1.5 统计学处理 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年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状况等属于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s),通过t检验;性别、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改善率等属于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状况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率 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率高达91.3%高于照组患者的73.9%,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状况高于照组,P<0.05,见附表2。

2.4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7.8%高于照组患者的80.4%,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状况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通过肺功能训练,能极大地提升患者隔肌活动度,这样就可以提升患者的肺通气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患者气喘、气短症状。此外,本次研究实施心理护理及肺功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率高达91.3%,和对照组患者的73.9%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理护理是一种立足于患者实际的护理服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效果有直接关联,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能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出发,进行相对应的心理疏导,极大地消除了患者负面心理,保持了患者情绪稳定,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热情,也促进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和肺功能训练应用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肺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附表状况护理人员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附表
岩石学报(2021年9期)2021-10-29 10:22:22
附表
地球学报(2021年1期)2021-01-26 07:59:12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饲料(2018年3期)2018-07-03 06:17:58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湖南饲料(2017年3期)2017-07-18 11:15:37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