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崔铁玲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导致心肌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炎性反应,若不及时对患儿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将延误病情,导致患儿死亡。以往,临床上常对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但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低。近年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工具,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细胞病毒6例,其他病毒9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AK1200型12导联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选用美国迪母DMS300Holter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所得数据由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并由专业医师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及心电图改变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0.5~12岁,平均(6.14±1.39)岁;其中柯萨奇B阳性(CVB3)阳性52例,流感病毒阳性18例,腺病毒阳性11例,麻疹病毒阳性10例,巨
2.1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23%,较单项检测高,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87.74%,较常规心电图的76.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情况 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可检测出短阵室速等阵发性或一过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等复杂的心律失常。见附表。
附表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情况对比[n(%)]
常规心电图在检查时要求患儿处于静态,干扰较小,波形清晰,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高等优势,其具有12导联,可对较短的心电资料进行记录,可有效判断发病的部位及心脏异常活动情况。但由于常规心电图在检查时仅可获取50~100个心动周期的心电资料,无法获取一过性心律失常、负荷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且对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也无法详细记录[1]。动态心电图可对患儿进行连续24h的监测,可获取10~14万个心动周期的心电资料,远高于常规心电图,不仅可对一过性或潜在性的心律失常进行有效检测,还可对心律失常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有效提升心律失常检出率;此外,动态心电图还可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发作特点,有效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高,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动态心电图及联合检测可检测出短阵室速等阵发性或一过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等复杂的心律失常,表明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且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孙华[2]研究指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有效监测心电变化情况,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提供依据,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可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患儿早期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