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张志英 韩淑娟 靳秀红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的,部分患儿病毒感染后还可继发细菌感染。我院采用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结果如下。
1.1 材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7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患儿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之前服用过类似作用药物者。随机分均为两组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3~14岁,平均(7.45±1.26)岁;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3~13岁,平均(7.38±21.2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患儿均接受退热等基础性治疗(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等),同时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0217,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1次0.5ml/kg,加入14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之混合,20~40滴/min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痰热清(国药准字Z20030054,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量为1次14ml/kg,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指标观察与疗效判定方法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发热持续时间,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疗效标准评估患儿疗效:治愈:咳嗽和咽部症状消失,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体温开始下降,咽部症状减轻或消失,偶有流鼻涕等症状;无效:临床症状均未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的使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研究对象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开始时间、首次体温正常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有4名儿童使用药物后出现腹泻,但不影响治疗,2例皮疹(瘙痒1例),对照组组5例患儿在用药后出现腹泻,但均未影响治疗,1例出现皮疹。两组患儿经处理后转归良好。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
附表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h)
热毒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青蒿、栀子、金银花等,该药物为纯中药制剂[1][2]。其中青蒿具有清热,解暑,除蒸的作用,金银花以清毒泄热为主,而栀子清利三焦之火,导热毒下行[3]。三者的联合使用,可形成散热,祛风,解毒之效,对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邪风寒,头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4]。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这提示热毒宁注射液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较痰热清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出现发热时间,首次正常时间和完全脱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热毒注射液能相对较快的改善风热表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等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