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对骨科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2019-10-26 12:27:38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52李亚明李学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羟考酮躁动附表

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52)李亚明 李学婷

老年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较高,特别是全麻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极易引起患者的全身性应激反应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是临床面临极为棘手且需迫切解决的难题[1]。羟考酮作为双阿片受体激动剂的镇痛药,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强、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2],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但单独应用在抑制高龄全麻患者苏醒期的不良反应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我院采用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探讨对骨科高龄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进行骨科手术患者。共纳入113例患者,按术后不同的辅助用药方案,即苏醒方法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羟考酮)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1.3±9.1)岁;观察组6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2.1±8.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按顺序给予0.3μg/kg舒芬太尼、1.5~2.0mg/kg丙泊酚和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在充分吸氧5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的呼吸机参数设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输入,并复合吸入七氟烷,必要时追加顺式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两组患者术间麻醉均未发现有异常情况。

1.3 苏醒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前45min,静脉输注0.07mg/kg羟考酮;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然后维持0.3μg/(kg·h)至手术结束前45min,羟考酮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手术完成患者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联接呼吸机,两组患者均未使用拮抗剂。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即基础值)、拔管前的2min、拔管后2min和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的躁动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后的5min、10min、20min和1h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对比;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min)

附表1 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min)

组别 例数 睁眼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拔管时间对照组 51 19.7±8.2 16.4±7.6 24.8±8.4观察组 62 21.1±5.7 17.7±6.1 22.3±6.7

2.2 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MAP和HR基础值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与基础值相比较,对照组在拔管前的2min、拔管后2min和5min的MAP值和HR值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此时间点的MAP值和HR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拔管前的2min、拔管后2min和5min时间点上,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和HR值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2所示。

附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附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注:与同组基础值相比,*表示P<0.05;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组别 基础值 拔管前2min 拔管后2min 拔管后5min MAP(mmHg) 对照组 83.7±5.7 110.7±7.7* 108.8±9.7* 105.4±4.8*观察组 79.8±7.7 88.1±12.6# 84.3±9.1# 81.2±7.6#HR(次/min) 对照组 72.7±5.8 97.5±7.4* 92.4±6.3* 85.6±4.9*观察组 69.9±4.3 73.2±5.1# 68.2±3.8# 65.3±4.5#

2.3 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共6例,发生率为9.7%,远低于对照组的18例(发生率35.3%),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2.4 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拔管后的5min、10min、20min和1h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但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如附表3所示。

附表3 两组患者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分)

附表3 两组患者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数值相比,*表示P<0.05。

组别 拔管后5min 拔管后10min 拔管后20min 拔管后1h 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照组 3.3±0.4 3.1±0.3 3.2±0.4 3.2±0.5观察组 4.7±0.7* 5.4±0.4* 5.7±0.5* 5.6±0.4*视觉模拟评分对照组 2.2±0.4 2.4±0.5 2.6±0.9 3.8±1.1观察组 2.1±0.7 2.5±0.9 3.0±1.0 2.6±0.7

2.5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低血压、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术中应用全麻时,患者苏醒后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更高,考虑到老年患者机体代偿功能下降,且经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心肺储备能力的缺乏,导致术后苏醒期躁动极易诱发心率失常、高血压,从而引起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病,进而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手术后苏醒期躁动预防的有效措施主要从术后急性疼痛的抑制着手,现临床上主要采用双阿片受体激动剂的羟考酮,其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并同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躁动的发生[2],但高龄患者药效学药动学功能的降低,单一用药发生不良反应风险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

作为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抗交感神经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术后苏醒期的躁动,与羟考酮作用机理不相同且对羟考酮易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并无协同作用,因此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具有较高可行性,且有大量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报道[4]。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羟考酮的对照组相比较,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有下降(P<0.05),Riker镇静-躁动评分更优(P<0.05),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可改善骨科高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恢复质量,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羟考酮躁动附表
附表
岩石学报(2021年9期)2021-10-29 10:22:22
蟾蜈止痛膏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附表
地球学报(2021年1期)2021-01-26 07:59:12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饲料(2018年3期)2018-07-03 06:17:58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湖南饲料(2017年3期)2017-07-18 11:15:37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在癌性内脏痛患者治疗中的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20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