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俊
太仓市适应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实施“融合力”工程,通过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等途径,使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愈发显现,“融合力”凝聚基层向心力,引领城市社会治理全面升级。
“七一”前夕,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太仓市城市党建融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涵盖党建融合、服务融合、活动融合三大区域,设有服务大厅、融合书吧、信仰空间、青年之家、心灵驿站、生命体验馆、群团活动室等十余个功能室。当天,娄东街道、太仓市文体广旅局、太仓团市委、太仓市妇联等8家单位,作为太仓城市党建“融合力”服务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也正式进驻该中心。
这一全新的党建阵地,成为太仓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力”的集中体现。
以融合为名,展现的是太仓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要义:融合各方资源、融合中心工作、融合多元力量,完善政治引领力、组织支撑力、人才驱动力、服务凝聚力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我们通过实施‘融合力’工程,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正在生根发芽。城市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愈发显现,由‘融合力’凝聚起的基层向心力,带动了城市社会治理的全面升级。”太仓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3月下旬,由娄东街道滨河社区党委等6家基层党组织发起成立的“红色海洋”党建联盟,将各自资源纳入集体朋友圈,优势互补。刚成立6天,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项目就在各方的协助下顺利开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目前,城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之间还缺乏机制性联系,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和服务能力弱,治理合力尚未形成。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就是要跳出街道社区党建的传统思路,以更开阔的视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在太仓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对党建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主动适应城市改革发展和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之举。
融合各方资源、融合中心工作、融合多元力量,一个“融”字,考验太仓破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
今年初,太仓出台文件,深化“红色1+3”党建工程,加快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机制。按照文件要求,太仓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将与社区党组织挂钩联系、结对共建,每个社区党组织至少与1家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社区党组织与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各类党建联学联创联办联建活动。以规范支部建设为重点,共过组织生活,共用党建阵地,共办党建活动。共驻共建单位每年到社区上党课不少于1次,参加社区“5+X”主题党日不少于2次。
作为城市基层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主心骨”,镇(区、街道)社区党组织连接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的统筹能力和“轴心”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太仓已着手建立镇(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镇、社区两级党组织定期召集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共同研究区域重点工作,以此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最近,太仓主城区的5个工地都出现了一块“党建先锋阵地”的牌子,涵盖了夜间施工审批所需材料指引、夜间建筑施工事项提示、出入口管理要求等内容。对这些工地所在的社区来说,着实方便了管理。
将党建重心前置到基层一线,正是太仓实施“融合力”工程的一个重要抓手。
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太仓全面建强基层组织、基层队伍、基层阵地,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成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出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体系,制定26项城市基层党建专项体检清单,常态化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回头看”专项检查。在城市领域全面推广“行动支部”工作法,围绕领导基层治理、维护和谐稳定、服务社区群众,每个社区至少成立一个“行动支部”,把支部建在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以及社区社会组织上,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建设,整合基层党建阵地服务资源,打造形成市、镇(区、街道)和社区三级阵地体系。
在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对多元人才的重视,是太仓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显著特点。
目前,太仓已建立起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开展联系人才工作,并依托领军人才联合会、创业周落户企业联盟等资源,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协同发展联盟,推动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强化人才政治吸纳。同时,充分发挥人才党员的引领作用,实施“双亮双促”活动,推行红色人才培育工程,建立专家人才挂钩结对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开展“专家人才走基层”活动,在服务基层中增进对爱国奋斗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每年初,社区党组织制定“需求清单”,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制定“资源清单”,在摸清居民群众需求、找准契合点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形成“项目清单”,签订共驻共建协议。
一份清单,一份协议,代表的是“融合力”工程的理念精髓:党建融合、服务融心。
“融合力”工程的实施,作为直接面对百姓、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得到明显提升,所形成的治理合力,也转化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
从2018年开始,太仓聚焦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建立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机制,将太仓全市划分为504个综治网格,网格化管理、多部门联动,构建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按照“融合力”工程提出的融合中心工作,在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太仓样本”不断成型的同时,太仓巧妙地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嫁接”其中,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综治和党建”横向两网融合,“市级和基层”纵向四级体系,让每一个网格都成为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堡垒。
随着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机制的推进,各类群团组织和机关、国企等企事业单位,走进结对街道、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并利用各自的政策、资金、人员等优势,和街道、社区共谋发展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服务功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近日,在太仓首家社区大党委——景瑞社区大党委成立仪式上,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等8家成员单位分别认领了服务项目清单,与社区开展“契约化”共建,向社区居民提供定期义诊、水体检测、政策法规宣讲等多样化服务。而在太仓市级层面,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大联盟、社区当家服务品牌、德企党建服务联盟、机关党建服务品牌等一批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在太仓全市统筹调配资源,向社区投放,让市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让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