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何勇洲 本刊记者/毛丹丹 郭文献
无锡市新吴区以市场化、社会化招聘方式,大规模组建起一支年轻的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全领域覆盖各类基层党组织,聚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
“党龄3年以上,本科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有志从事党建工作,热爱党建事业……”2018年2月,无锡市新吴区发布的一则专职党建指导员招聘启事引发热烈反响,良好的发展空间、颇具竞争力的薪酬,让这个岗位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应聘。
两个月后,经过竞争激烈的笔试、面试,首批14名专职党建指导员正式上岗。他们被派驻街道(园区)、“两新”组织和国资、民政卫健等直属党(工)委,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工作,接受区委组织部和用人单位党组织“双重管理”,不定期轮岗交流。
同年8月,该区又以同样方式再次招聘专职党建指导员16名。今年5月补招11名,8月又一次发起招聘,这支“红色生力军”将扩充至48人。
那么,如此多批次、大规模招聘专职党建指导员,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这是新吴区的党建底数:下辖6个街道,有基层党组织1422个,党员28678名;
这是新吴区的经济基石:2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活跃着2万余家“两新”单位,其中外资企业1500多家。
“功能园区多、外资企业多,但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少,这是我区‘两新’党建的现实矛盾。与此同时,区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和社区同样缺少专职党务干部,以兼职为主体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存在岗位调整多、流动性较大、党务工作延续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并且随着党建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兼职党务干部工作上疲于应付、力不从心。”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胜荣告诉记者。
“受编制限制,体制内专职党务干部人数极少。而面对新时代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如何高质量开展城市党建工作?下沉资源力量、建强专业化工作队伍,无疑是关键。由此,我们的目光瞄向编外党建指导员队伍。”吴胜荣一语道出了缘由。
2018年,新吴区瞄准“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的靶向,推动“人往基层走、事在基层办”。连续4批招聘专职党建指导员正是题中之义。今年,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成为该区的“书记项目”,由无锡市副市长、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王进健亲自挂帅,在全区各领域展开。
翻开绿意盎然的《新绿》杂志,一张张图片生动鲜活,一篇篇“思考分享”耐人寻味。从培训学习到走访指导,从阵地建设到组织覆盖,32页的杂志浓缩了专职党建指导员工作近一年的丰硕成果和心路历程。
这是党建指导员们共同做的第一本杂志,因这个有梦想的年轻队伍始于春天,便取名“新绿”。“由于大家并没有专门就杂志编辑工作聚在一起讨论,从杂志的策划到最后定稿,只碰过一次面,采用微信讨论的方式根据自身专长分配任务。”作为杂志主策划的专职党建指导员龚梦希说。
2018年以来,新吴区着眼于基层党建全领域统筹发展,建立了一支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的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确保各领域党建力量配齐配强、工作提质提效。
专职党建指导员在各领域是怎样分配力量的?面对记者的询问,新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俊芬递给记者一份文件汇编,在《关于加强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区、街道两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按每100名党员至少配备1名,村、社区按每200名党员至少配备1名,“两新”组织按每300名党员至少配备1名专职党建指导员。
“这样的配比,我们是经过严格测算的。国有企业规定:按企业职工总数1%左右的比例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据此,经测算,‘两新’组织每300名党员可以配备1名专职党建指导员,约有12-15个党支部。”吴俊芬告诉记者,经过1年多的实践,这样的力量配置是适当的。
在新吴区,记者走访了国企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是全区12家区属国企和10家驻区央企组成的党建联盟的活动阵地,负责中心日常运转的是国企党建工作指导站的两名指导员,一名是用人单位返聘的退休干部,另一名则是招聘上岗的专业党建指导员沈洁。“党建指导员会定期走访每家单位,每月对各个党支部进行考核打分,对扣分项进行指导改进。”国资办党委分管负责人史银坤对指导员的工作非常满意。当记者问及上岗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沈洁说道:“最难的就是沟通,沟通顺畅了,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近年来,新吴区突出阵地政治功能建设,积极搭建群众与党组织沟通联系的平台,按照街道不低于1500平米、社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要求,高标准建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楼宇党建为工作重心的旺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4名专职党建指导员的指导下,1年多时间,新建了20家“两新”党组织。“对指导员的工作,街道领导充分肯定。”旺庄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浦咏贤,对着站在她身边的指导员竖起大拇指。
“教育培训+岗位磨练”,促进专职指导员全方位增能。新吴区组织部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理论辅导、党性锻炼、情景模拟、业务竞赛、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指导员对党务工作的理解认识。每周五下午,是他们的交流分享会,党建指导员轮流发表心得感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组织部同志热心点评指导。
“桑梅书记工作室”是江溪街道党建的“创新名片”。5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在街道党建工作指导站常务副站长桑梅的带领下,通过书记带教、实地调研、业务指导等形式的培养和锻炼迅速成长。“他们不仅党建业务更加熟练,还学会了编书、写材料,轮岗交流时从我这里走出去的指导员,个个信心十足。”桑梅如此评价她的爱徒。
杨骏是第二批上岗的党建指导员,在企业党委从事党务工作。“刚开始走访外企时很难沟通。后来,我从了解企业需求入手,逐渐打开了党建工作的‘大门’。”杨骏说,他负责联系的欧司朗公司有员工3000多人,虽有党支部但活动不太规范。当杨骏得知公司大龄剩男较多,很快策划了一场相亲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和企业的距离,欧司朗的党支部活动室也顺理成章地建成,外方总经理还获得了区委授予的“党建之友”的荣誉。
梅村街道的党建指导员唐 ,自创“ 微课堂”视频,将党务知识普及给街道更多的党员群众;企业党委指导员张丹创建“追梦艺术团”,将有吹拉弹唱才艺的外企党员凝聚在一起,策划了多场才艺表演……这些有梦想、有活力、敢创新的年轻党建指导员们,把基层党建工作瞬间带“活”了起来。
良好的职业上升空间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是激励指导员努力工作的物质保障。对优秀专职党建指导员,在党内表彰和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时适当倾斜;对发展潜力大、一贯表现好的专职党建指导员,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管理,并在区属事业单位招考时,争取定向招录,拓宽上升空间。至于指导员的薪酬,则不低于上年无锡市职工平均工资,去年是8.5万元。
“严格考核+真情关爱”,促进专职指导员全身心投入。组织部出台了对指导员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涵盖自身素质、日常表现、加减分项目3大类9项内容。年终评定为优秀的,在发放全额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额外再给予奖励;评定为不称职的,绩效工资减半发放,并及时调整岗位,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新吴区这支“红色生力军”的兴起,有效激活了城市“红色细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伴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进步,点点民心不断凝聚,股股民力不断汇集,最终集聚的,是向前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一年多来,专职党建指导员共指导成立“两新”党组织46个,组建党建联盟20个,建立党建活动阵地152个,发展党员139名,指导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837次。就是他们,在做实党建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指导村田电子公司党委成立无锡市首家外企党校,帮助阿斯利康公司党委总结出一套外企党建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红色领航”新经验,重点联系的身残志坚的党员典型严三媛不久前被评为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目前,新吴区已逐渐实现专职党建指导员工作全覆盖,确保各领域党建力量配齐配强、工作提质增效。
不止于此,新吴区还坚持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因地制宜建立跨领域的“长江路党建服务联盟”、区域性的“外企党群服务联盟”、服务产业一线的“百亿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党建联盟”、商务楼宇“智融空间党建联盟”、共建性的“国资党建大联盟”等,推动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这其中自有专职指导员付出的一份汗水与智慧。
“从建设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着手,我们进一步建强了基层组织,建优了党建阵地,并通过相应的平台和机制创新,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各领域的党建‘空白点’被一个个覆盖,已建成的党组织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吴胜荣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思考谋划这支队伍的充实和发展,不断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