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新选择。2014年以来,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翻了一番,超过发达国家近一倍。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缺乏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文章通过剖析大学生创业的行为特征,研究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针对风险防控提出解决方案,促使大学生具备及时辨别风险、采取防范措施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创新与实践
1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现状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都是社会热议的重点问题。2017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已达759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这种情形之下,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遇到过法律风险问题,面对这类问题,他们往往缺乏知识和经验,不清楚纠纷解决机制,无法选择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这样不仅会导致大学生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创业失败。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问题亟待解决,只有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方案、降低创业成本、避免法律纠纷,才能使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更加顺利。
2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
2.1 创业主体模式选择不恰当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创业时,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创业主体模式。创业主体模式是整个创业过程的基础,不一样的出资方式和企业形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不同,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也不同。选择了不恰当的创业主体模式,不仅会导致经营范围和责任承担方式不符合创业者的预期,也会导致创业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这种纠纷可能体现为创业者之间因出资不明确造成损益分配不清晰,也可能体现为因权责不清晰导致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迟迟不能形成有效结论。
2.2 偷税漏税的法律风险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然而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偷税漏税现象还是存在的。目前大学生创业多数选择互联网创业形式,创业成本较低,而且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扶持政策,某些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为了减少经营成本,考虑交更少的税甚至不交税,可能会出现做伪账、拒开发票、虚构债务等行为。这些行为蕴藏了严重的法律风险,不仅会受到行政机关的处罚,甚至会构成犯罪,对企业和创业者都会造成极大危害。
2.3 非法经营的法律风险
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初始并不了解民商事法律规范,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钻法律的空子。比如,大学生在创业时选择做自己的品牌公众号,运用自媒体的方式销售商品或承接广告,但创业者本人对商品成分或者广告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当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使用后出现影响健康的问题时,创业的大学生就会因虚假宣传面临法律风险。某些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主观上虽然没有过错,但其从事的创业活动在客观上已经产生了法律风险。
3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成因
3.1 大学生创业者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
调查问卷显示,在被问到“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受访的30万名大学生中只有5 000多人选择“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选项。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者对法律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十分缺乏法律知识。很多创业者认为法律知识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在创业道路上起主要作用,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往往忽视诸如权利义务关系、损益分配、责任承担等法律问题。
3.2 高校创业法律教育明显缺失
高校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各种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开展过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比未开展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高校高出很多。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创业法律课程,但是对课程内容并不重视,并且缺少专业水平较高的授课教师。学校的忽视导致大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双向缺失最终导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3.3 提供法律技术支持的社会第三方机构体系建设不足
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创业造就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同时增加了竞争难度,导致创业越发艰难。创业风险防控除了需要学校和创业者本人增强法律意识,还需要社会第三方的参与和配合。缺少提供法律技术支持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参与,也会增加大学生创业风险防控工作的困难度。
4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创新与实践
4.1 搭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平台
政府提供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平台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专业空间,使创业者能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小微企业而言,效果特别显著。
4.2 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体系
各级政府可以在本地区构建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体系,随时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大学生在此可以进行法律咨询或者请求法律援助,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其创业的成功率。
4.3 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可以不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相互融合,使法律风险防范更加专业化,培养定向人才,妥善解决大学生创业风险问题。
4.4 建立导师引领创业模式
导师引领创业模式是指组建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指导服务。该模式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辅助性帮助,可以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更有利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5 结语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各种法律风险,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創业之路充满艰辛,甚至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法律风险防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时能够利用法律救济合法权益。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创新,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使大学生的创业之路顺利通畅。
[参考文献]
[1]汪琳.现代企业制度视阀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5):46-50.
[2]李进付.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及法治保障[J].创业就业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17(6):93-97.
[3]林雪治.论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7-19.